然而分期一致病人临床结果却可能完全不同,其它非分期病理学参数可能有助于鉴定哪些病人可能从辅助性治疗中获益

该研究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研究中的结直肠癌病人数量充足,并进行了长期随访而且这个研究是从超过7500名结直肠癌中随机选取病理学评估由二名独立进行

嗜酸细胞计数分别在肿瘤中心和肿瘤侵袭边缘的基质中进行,分级按fernandez-acenero评分系统,计数高倍视野下0.24mm2 (olympus bx45)内嗜酸细胞数:无嗜酸细胞,﹤10/0.24mm2为低嗜酸细胞数,10-50/0.24mm2为中等嗜酸细胞数,﹥50/0.24mm2为高嗜酸细胞数图1显示一例结直肠癌肿瘤周边高嗜酸细胞计数

总之,尽管局部炎症反应有改善危险分层的潜在可能,仍需要有相对可靠的测定方甲状腺左叶实性肿物法用于临床评估肿瘤周边嗜酸细胞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工具,特别是它很容易在普通病理标本上实施肿瘤周边嗜酸细胞看起来是结直肠癌强的良好预后的提示,不依赖肿瘤分期和肿瘤总的炎症细胞反应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肿瘤并导致死亡ajcc/uicc分期仍是目前最重要的预后参数并指导治疗辅助化疗是ajcc/uicc iii期病人标准治疗, ii期具有高危因素如t4分期时才需要辅助化疗

澳大利亚的langner医生在modern pathology杂志上发文,分析评估结直肠肿瘤内和肿瘤周边嗜酸细胞的作用以及与各种组织病理学参数间和预后的关系而且进一步比较了嗜酸细胞与常规组织病理学参数对预后的影响,如血管侵犯、肿瘤出芽、炎症细胞食管粘膜下肿物反应,并着重评估ii期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查看信源地址

组织病理学评估总的局部炎症细胞反应是一种简单且可重复的分级方法,不依赖经典的癌细胞特征,如形态学、细胞起源、分子途径、突变和基因表达为基础的分层肿瘤内和周围明显的局部炎症细胞反应与结直肠癌良好预后相关,不依赖ajcc/uicc分期

肿瘤区域嗜酸粒细胞浸润,也称作肿瘤相关组织嗜酸细胞增多,在常规病理检查中非常容易评估嗜酸细胞增多与结直肠癌疾病复发和生存有关出现嗜酸细胞浸润与炎症细胞反应有关这就提出问题嗜酸细胞浸润只是一个简单的炎症宿主反应还是代表一种自我抗肿瘤机制,需要在病理检查中标注并指导治疗呢?

图1 肿瘤侵袭边缘高嗜酸细胞计数

回顾了分析了381名原发结直肠肿物是什么直肠癌病人肿瘤周边和肿瘤内嗜酸细胞计数,i期21%,ii期32%,iii期33%,iv期14%评估嗜酸细胞是否存在及程度与各种组织病理学参数和病人的临床结果是否相关

根据这项研究,肿瘤周边存在嗜酸细胞增多与好的病理类型相关,这一点直接体现在tnm分期、肿瘤细胞分化、血管是否侵犯、肿瘤出芽和增加病人生存上这个结果证实肿瘤周边嗜酸细胞计数与总的炎症细胞反应相关,最重要的是它与临床结果独立相关由于容易在常规病理染色下评估

:wangchunhong

肿瘤有关的局部炎症认为是癌症标志反应,作为一种新的预后参数多种不同主动和被动免疫细胞与癌细胞相互作用,可能对结直肠癌有预后作用抗肿瘤局部炎症细胞反应的测定应与常规病理学检测相结合

最重甲状腺肿物切除要不足是回顾性研究,根据既往界限值确定嗜酸细胞分组,无法界定预测病人生存时最恰当的界限值是多少排除了新辅助化疗病人,具有同时或异时结直肠癌病人,以及其它位置来源病理学不明确者,通过上述方法尽量保证研究人群的同一性虽然如此这个研究中的病人是在不同的中心由不同的医生进行的手术

只有肿瘤周边嗜酸细胞是独立的好的无进展预后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的指标,不依赖总的炎症细胞反应强度在ii期病人,存在肿瘤周边嗜酸细胞浸润的病人临床结果较好

肿瘤周边和肿瘤内嗜酸细胞分别存在于86%和75%的标本内肿瘤周边嗜酸细胞计数与肿瘤内嗜酸细胞计数强烈相关,与总的炎症细胞反应相关肿瘤周边和肿瘤内增加的嗜酸细胞计数与低t分期和n分类相关,肿瘤分鼻咽部肿物活检化类型较好,缺少血管侵犯,并增加无进展生存和癌症特异性生存

该研究的结果强烈暗示肿瘤周边嗜酸细胞是结直肠癌病人的预后参数,不依赖现有分期系统,特别是ii期结直肠癌病人


北京的最好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