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学习需要一心一意,但是病理老师的学习过程好像不太一样,今天听听甘肃省医院徐惠昌老师是怎么说的。

欢迎各位病理同仁投稿,分享学习、工作所得。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投稿详情。

甘肃省武威市

医院

病理科徐惠昌

今天在胸腔积液标本中诊断了一例小细胞癌。

一开始我只是怀疑,不敢明确诊断,因为有效的肿瘤细胞成分太少了,而且我从没有在细胞学标本中直接诊断过小细胞癌,只是听过马博文老师的细胞学讲座而已。调阅病人的相关资料,该患者系84岁男性,主因脑梗塞、脑萎缩入院,CT提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双肺陈旧性肺结核。并不支持恶性肿瘤。

没有把握,只好先放放,把其他报告发完后再静下心来仔细看片。慢慢的,我能够认出的肿瘤细胞越来越多,而且找到了比如「胡椒盐」样核染色、核「切迹」等比较有特征性的细胞,再回想一下听课过程中马老课件里的图片和他强调的要点,我终于放下心来,长舒一口气,这个报告可以放心发了!

浆膜腔积液中的小细胞癌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其实是非常容易漏诊的,所以马老在讲座中一再强调要认真阅片、仔细观察。其实对于一种你不认识的事物,哪怕高耸如埃菲尔铁塔、醒目如大本钟或者微小如癌细胞,当你不认识的时候,即使眼睛睁的再大,观察的再细致入微,你仍然不知道它是谁!——因为纪小龙老师说过:「Youseeonlyyouknow」!五百多年前的王阳明亦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同样,在我未听过马老的讲座之前,虽然我看过他的专著《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诊断》,书里有对各种疾病的图片和文字讲解,我仍然不会、也不敢诊断小细胞癌,直到听了两遍他的《浆膜腔积液肿瘤》中关于小细胞癌的细胞病理学诊断讲座后,我才对小细胞癌的观察要点和诊断方法有了明确的概念。

发完报告,我静坐沉思,庆幸没有错过马老的课,使我得以准确地发出了诊断报告。

我又想起前段时间遇到的一例胃粘膜下肿瘤切除标本,约5cm左右的实质性肿物,从临床诊断到外送做免疫组化的老师都考虑是胃肠道间质瘤。刚开始阅片时我看到肿瘤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首先想到的也是胃肠道间质瘤,但是当我将片子全部看完,在肿瘤的边缘看到有一圈淋巴细胞围绕时,不禁想起几年前看过的陈国璋老师「个诊断陷阱」里曾提到过:「在胃的梭形细胞肿瘤边缘看到有淋巴细胞鞘时,要想到神经鞘瘤。」我及时改变了诊断思路,考虑为神经鞘瘤。后来外送的免疫组化结果回报为:「S-(+)、CD(-)、DOG-1(-)、CD34(-)」,也证实了我的的初步判断是准确的,我惊喜莫名!这个诊断结果不仅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将专家们传授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直接经验的亲身体验!

我甚至又想起曾经遇到过的两例老年男性直肠癌的病例,分别因为在部分淋巴结转移和直肠肿瘤病灶中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别的区域以及平时常见的直肠癌不同,引起了我的注意,使我想起在「衡道病理」平台上反医院疑难病例讨论网络直播和回放课件中,王朝夫老师在分享膀胱的恶性肿瘤时,一再强调过:「老年男性,膀胱和直肠的高级别恶性肿瘤,一定要想到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后来经我提示临床后,分别都在前列腺找到了病变,使临床及时改变了治疗方案和用药措施。

曾经我也抱怨过,当年在乡镇卫生院上班时,要打针、输液、抓药、看病甚至是收费一把抓,专业技术上无所长进;医院,又要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学习掌握所有疾病的诊断,仍是泛而不精,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与自己心目中「术业有专攻」的水平高度总有一段遥远的距离!

可是回头想想,即使成长缓慢,我仍然是在逐渐上升着,在长期的专业书籍和文献的学习中,在持续不断的网络讲座听课中,我认识的疾病越来越多,能够开展的病理检查项目也越来越多,对临床的帮助也越来越大了……

所以,那么多的专业书籍,该看的还是要看;各个系统的专业讲座,该听的还是要听,写到这里,突然想起马老近几次的讲座我都没顾上听,只下载保存了录像;「衡道研习社」的《肺和胸膜肿瘤体系化课程》讲到第七课了,我才只听了第一课;全国病理







































北京哪个地方能治好白癜风
白斑医院有哪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