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年度第二次“浙江省消化肿瘤MDT网络平台研讨会(结直肠癌病例解析)”如期在浙江省杭州、温州、台州、湖州四个城市的各个会场同步举行。本次网络会议,医院李德川主任带领的大肠癌MDT团队为中心团队,齐聚医院、医院、医院的大肠癌MDT团队,分别医院肿瘤外科章晓璟主任、医院肿瘤内科郑翠萍主任、医院肿瘤内科郭群依主任主持其分会场。会议内容包含了1个主题演讲和3个病例讨论,近70名多科室多学科的医生参会。
医院大肠肿瘤外科主任李德川教授进行了开场主持。随着多学科综合治疗对大肠癌诊治的效用日益显现,如何更加规范地使用各个治疗手段组合,如何实施有效的MDT合作,是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院际间MDT网络会议的开展,实时、高效地对治疗经验和病例进行探讨交流有助于大肠癌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推进和传播。
医院腹部肿瘤放疗科主任朱远教授做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新进展》的专题报告。该报告介绍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发展历史。瑞典直肠癌临床研究(SRCT)和荷兰CKVO95-04研究均显示新辅助放疗能显著性地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期。而EORTC、FFCD以及Polish等研究则提示新辅助放疗中加入同步化疗,虽然未能进一步提高长期生存,但局部控制率仍有显著性改善。随后朱远主任谈到了新辅助放化疗中化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德国MARGIT研究结果,年NCCN指南增加卡培他滨作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推荐方案。而是否在同步化疗中加用奥沙利铂一直存在争议。从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看,除了CAO/ARO/AIO-04研究外,其余四项研究(STAR-01、ACCORD12/、NSABPR-04、PETACC-6)均未见奥沙利铂组OS和DFS有显著提高,反而毒副反应有显著增加。因此目前临床指南仍建议5-Fu或卡培他滨单药同步化疗。最后朱远主任谈到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模式的探索。其中诱导化疗(指新辅助放化疗前的化疗)及间歇期化疗(指新辅助放化疗和手术间隔期内的化疗)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目前新辅助诱导化疗的临床价值已基本获得肯定,并写入了年NCCN临床指南。而间歇期化疗因MSKCC的一项非随机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而受到广泛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