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十人九痔”观念的影响,很多人都会把日常排便出现的,如便血、肛门疼痒、排便次数异常等问题,看作是痔疮在作怪。殊不知,形似神离,肠肿瘤也有许多类似痔疮的症状,而最令人担心的情况是痔疮和肠肿瘤同时存在。
案例回顾:肠癌就在我们身边
28岁的年轻妈妈小张,孕期出现痔疮便血、便秘的情况,产后1年,来院查出混合痔合并肠肿瘤,肿物堵塞半个结肠。
34岁的王先生因为便血、肛门肿物,来医院治疗痔疮,结果查出肠肿瘤。
56岁的赵女士便血、腹泻多年,莫名消瘦,肠镜检查时已经是肠肿瘤晚期。
数据统计:特点是高发和年轻化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在癌症中居第九位,如今上升到了第二位或第三位。
男性5种常见癌症依次为:肺癌、大肠癌、肝癌、胃癌、膀胱癌;
女性5种常见癌症依次为:肺癌、乳腺癌、大肠癌、宫颈癌和胃癌。
在我国,每三分钟就有一个肠癌病人产生,每五分钟就有一个病人死于肠癌。
近年来肠肿瘤高发,年轻化趋势明显。肠癌不再是中老年的专利,30多岁患肠癌的人越来越多。
数字如此惊人
现在人为什么患肠癌的那么多,且呈年轻化趋势?
医院院长曹培华对此接受记者采访,详述人们患肠癌情况,分享有效的防治方法,如何查?如何治?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要正确认识肛肠疾病,提高防治意识!
目前肠肿瘤发病率高,呈现年轻化趋势!这和现代人生活习惯有关,例如: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以及缺乏锻炼。尤其年轻人喜欢喝可乐,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平时的饮食也以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素为主。这些习惯容易导致有毒物质在大肠内积聚,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大肠癌。此外,一些关于肛肠病的认识误区也是导致我国肠肿瘤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的重要原因。
误区一:误以为便血就是痔疮很多人觉得“十人九痔,无需医治”,即使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也会觉得可能是痔疮而不重视。忽视了自己也有患肠癌的风险,使肠癌在痔疮的掩盖下渐渐严重。
误区二:抵抗力强不会得肠肿瘤年轻人体格好,抗病能力强的观念误导了大部分人,把这当成不会患肠癌的理由。当然肠癌不是由年龄决定,各个年龄段均可患癌。特别是一些生活作息没规律的人群,患肠癌的风险就略高。
误区三:经常体检没必要专门做肛肠检查目前,肛门镜、结肠镜检查还不是常规体检中的必检项目。有些认为经常做常规体检,即使出现便血、肠道不适、肛门不适,也没有必要做专门的肛肠检查,更何况肛肠检查既尴尬,又“痛苦”。
其实不然,对于发现肠肿瘤,不管是传统的X线(钡餐、钡灌肠、气钡双重造影)、B超检查,还是先进的CT、MRI、PET等检查手段,均没有肛门镜、结肠镜检查那么直接和准确。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进行正确检查?
检查最重要的是准确和全面,肛门结肠需同步查!
在正视肛肠病及肠癌的基础上,目前能够准确排除肠癌的有效方法是肠道内镜检查,这也是全世界临床上公认的“金标准”,另外肠息肉要重点陕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