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实录~
前段时间,南昌的李先生在洗澡时,摸到身体肛门旁,大腿内侧附近,有一个花生大小的“肿物”。这个“肿物”,不痛不痒的,但用力按压,还会有点疼。第二天,“肿物”竟自行溃破了,并流出脓状液体,不过依旧不痛不痒。李先生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毕竟不痛不痒没有任何感觉。过了三个月,李先生在洗澡的时候,感觉“肿物”有些痛,于是用手挤了挤,没想到一股脓血混合物从“肿物”中流了出来。李先生感觉疼痛难忍,于是医院外科就诊。
外科肛肠组的医生接诊了李先生,并为李先生做了肛检,经过仔细检查,发现他患的是肛瘘,且处于急性发作期。医生建议他住院手术治疗。
住院后,医生为李先生完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第二天,为他做了肛瘘瘘管切除+挂线术。术中,医生采取腰腧穴麻醉,术后镇痛泵止痛并对大便进行管理,予以特制药(红油膏)换药,第五天挂线自行脱落,继续疮面红油膏换药,三周后痊愈。从手术到康复,全程无明显疼痛。目前,李先生已康复出院。
术中肛瘘是怎样形成的
肛瘘实际上是“肛周感染”这个疾病发展的最后一步,它需要经历从肛隐窝炎、肛周脓肿到肛瘘这样一个过程。
肛隐窝
肛隐窝(也叫肛窦)是肛门内的一个小小的结构,形态和装东西的衣服兜差不多,环绕肛门内部一圈,每个人平均有7~9个。这个“兜”里面是肛门腺的开口,平时肛门腺分泌的黏液从兜里面溢出来,用于润滑大便,使排便更加顺畅。所以,排便正常的时候,肛隐窝没什么事儿。但一旦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脏脏的大便就会四处流动,很容易进入肛隐窝,而且进去之后,不容易出来。久而久之,它就感染、化脓了,肛门旁边就会肿胀、逐渐隆起形成一个包,伴有疼痛、发烧等症状,这就是肛周脓肿。有时候大便过于干硬,一使劲,容易将肛隐窝蹭破或者撕裂,也会发生类似的感染,只不过这种情况相对于大便稀导致的肛隐窝炎要少得多。
肛门局部感染如逐渐加重,脓液越来越多,局部压力过高,脓液可向肛管周围间隙扩散,形成深部脓肿;或者沿周围筋膜扩散,形成坏死性筋膜炎;或者皮肤被顶破,脓液就会从溃破的外口溢出,此时肿胀会部分或者完全缓解,伴随疼痛减轻、体温下降。无论哪种情况,只要肛周感染产生内口,并形成了一条从肛门内通向肛门外的“管道”,就形成了肛瘘。中医称为肛漏。
▲各种类型的肛瘘
肛瘘的症状及危害
肛瘘的三大典型症状是肛门流脓、疼痛及瘙痒。
流脓局部间歇性或持续性流脓,久不收口。一般刚刚形成的瘘流脓较多,有粪臭味,色黄而稠;时间长了,脓水稀少,或时有时无,呈间歇性流脓;若过于疲劳,则脓水增多,有时可有粪便流出;若脓液已少而又突然增多,兼有肛门部疼痛者,常表示急性感染或有新的分支瘘管形成。
疼痛当瘘管通畅时,一般不觉疼痛,仅有局部坠胀感。若外口自行闭合,脓液积聚,可出现局部疼痛,或可伴有发热;若溃破后脓水流出,症状可迅速减轻或消失。但也有因内口较大,粪便流入管道而引起疼痛,尤其是排便时疼痛加剧。
瘙痒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肤而引起瘙痒,有时可伴发肛周湿疹等皮肤病。
肛瘘还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感染流脓:肛瘘一旦形成,自愈的机会极少,并带来一系列的危害。首先肛瘘感染发炎后,肛门疼痛剧烈,溃破后脓水污染内裤,脓汁刺激局部皮肤,肛门瘙痒剧烈。久而久之可使身体虚弱消瘦,精神不振,抗病能力下降,发作亦越频繁。
瘘口、瘘管增加:肛瘘的多次反复发作,脓液可穿破管壁顺括约肌间隙蔓延而成多发性、复杂性肛瘘,不但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也影响到肛门的生理功能。
癌危险:肛瘘的多发性,可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和直肠膀胱瘘,危及周围脏器,并且多年未治或误治的老肛瘘有癌的可能。
肛门失禁:任由肛瘘发展,可对括约肌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可能造成肛门失禁等并发症。
危及邻近器官:肛瘘是一种多发性疾病,长期拖延可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和直肠膀胱瘘,如此,危及周围脏器也就势在必然。另外,如果是多年未愈(指没有彻底治愈),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偏大。
影响肛门的正常功能:肛瘘和肠炎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治好的,即便是治疗好了,护理不当也会造成复发,只要是反复发作,脓液就可穿破瘘管壁顺括约肌间隙蔓延,进而形成多发性、复杂性肛瘘,不但给治疗带来困难,还严重地影响了肛门的正常生理功能。
肛瘘的诊断
肛瘘的诊断,通常可以通过检查肛门周围区域来诊断,也可以通过肛周皮肤上的外部开口,确定瘘管的深度和方向。而简单的直肠指诊和肛门镜检查,就能诊断绝大多数肛瘘。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肛瘘,辅助检查如经直肠彩色超声检查,或肛门直肠及周围组织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更好地明确瘘管的走行、分支及深度,以及瘘管与毗邻组织的位置关系。
据统计,有95%以上的肛瘘是由肛隐窝炎导致的,但也有一些其他疾病可以导致肛瘘,比如肠结核、克罗恩病等。约有25%的克罗恩病患者出现瘘管,若临床上怀疑克罗恩病,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如电子肠镜等,明确肛瘘是否与肠道炎性肠病、克罗恩病等有关。
肛瘘的治疗
肛瘘外口一般不能自行愈合,久而久之,不断感染排脓,就会形成一条明确的纤维化管道,称为“瘘管”。
肛瘘治疗的根本方法是手术,不宜拖延。肛瘘有越拖延越复杂的倾向,瘘管会延长、增多,如果牵涉肛门括约肌比较多,术后还有可能对肛门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并且复发概率也大大增加,有可能需要做很多次手术。
肛瘘是一个慢性、反复的炎性刺激,长期下去有可能导致肛管皮肤或者直肠癌变。此外,这个不定时的“炸弹”有可能因再次感染而暴发加重,为根治性手术带来困难,而一旦拖延成坏死性筋膜炎、肛周蜂窝组织炎,是有可能危及生命的。
肛瘘患者通常需要住院手术。在住院期间,医生会评估瘘管的深度和范围。对于低位瘘管(牵涉肛门括约肌不多、不影响肛门功能的瘘管),选择瘘管切开术治疗,其中隧道上的皮肤和肌肉被切开,将其转化为开放的凹槽,这将促使瘘管从内向外愈合。高位肛瘘(牵涉肛门括约肌多、影响肛门功能的瘘管)则需要挂线治疗。
温馨提醒:患上肛肠疾病切不可长时间拖延疾病,有的肛肠疾病长时间不治疗,容易诱发其他多种肛肠类疾病集于一身,这不仅会伤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因此,在生活中若是发现自己有患上某种肛肠类疾病的一些症状的时候,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魏武
外二科主治中医师
中医肛肠硕士研究生毕业,擅于对痔、瘘、痈、裂,以及肛乳头肥大、肛门息肉、肛门瘙痒症、肛周尖锐湿疣等肛门常见病的诊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