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www.sz-qlw.com/

近年来,岑巩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工作思路,持续打好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组合拳”,通过积极探索“异地置业”岑巩模式,破解了贫困山区产业发展难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得贵州省副省长吴强同志充分肯定并签字推广。

岑巩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仍有贫困村55个,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13.45%。这些群众大多处于山高坡陡,土地破碎的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相对滞后,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过去在产业扶持上,往往只停留在发猪发鸡的救济式扶贫上,没有产业规模,没有市场介入,产品难成商品,年年产业扶贫难见成效。针对这一情况,该县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了“借助公司实力,发挥坝区优势,资金异地投入,产业异地发展,群众异地增收”的产业化扶贫模式,破解了贫困地区产业难发展,群众难增收的难题。

去年以来,全县实施异地置业项目24个,项目覆盖42个贫困村、户贫困户、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贫困人口产业扶贫全覆盖,产业化扶贫成效明显。目前,已产生效益分红项目10个,分红资金余万元,预计今年底将全部实现分红。异地置业,为贫困山区群众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建联合党委指导易地置业

在推进产业扶贫异地置业工作中,岑巩县注重突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建立了“基层组织联建强堡垒,党员能人联手强队伍,组织生活联合强合力,产业发展联盟强效益”的“四联四强”机制,组建贫困村异地置业联合党委,形成联合党委为引领,公司为龙头,贫困户为股东的产业发展联盟,达到了强村带弱村、坝区带山区、能人带穷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

大有镇在茂隆、凉水井、长溪、木召、汤江溪、中洞、和平等7个贫困村组建塔山联合党委,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指导组建成立了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将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资金注入到公司,有效带动贫困户异地置业增收。

目前,在联合党委的指导下,公司标准化养殖种猪头、年出栏生猪1万头的养殖基地一期工程已完成,基地全部建成营运后年产值可达万元,覆盖贫困户户3人,每个贫困村预计每年可实现40万元左右的分红,合作社将按照10%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10%用于合作社滚动发展基金,80%用于贫困户分红的比例进行分配。首次分红的54万元已兑现给7个贫困村合作社和贫困户。如:大有镇塔山村半湾组杨熙东,入股思府牧业公司前,年收入元左右,用“特惠贷”资金5万元加扶贫资金量化入股后,年收入余元。

另外,岑巩县以联合党委和村级合作社为依托,大力推广“三变”改革,引进公司和能人开展异地置业。目前,全县共有“三变”改革试点村42个,覆盖农户户人,农民变股东人,资金变股金.8万元。

二依托坝区优势跨区异地置业

岑巩县利用坝区自然资源优势,跨区发展异地置业。去年,天马镇将全镇13个村的万元扶贫资金整合集中使用,在成立13个村级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产业发展联盟合作总社,采取“四管四结合”模式(政府统管、企业主管、支部协管、群众监管,长效与短效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产业与绿色生态相结合、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在坝区发展1多亩公园式绿化苗木、花卉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按资金入股占40%,土地入股占40%,公司入股占20%的比例分红。园区预计每年可提供绿化商品苗木3.4万株,年均利润万元。

同时,贫困群众还可以参与园区务工,获得股权收益和务工报酬双重收入。截今为止,园区共安排务工2.7万余人次,发放务工工资余万元,其中贫困群众1.52万人次,务工收入万元,户均增收5余元。已预分红土地入股资金70万元,其中户贫困户户均收入元。今年8月已签订了万元的绿化苗木采购合同,待年底苗木出土后将提前两年实现资金入股分红。此外,天马镇还借助坝区优势,统筹全镇户兜底户产业发展资金万元,委托给苗落村合作社实施农家乐项目,预计每年兜底户户均可增收余元。如:天马镇苗落村洞湾组周应兰,入股苗落公司前,年收入元,入股0元后,年收入20元/年(务工+分红);天马镇苗落村张家湾组沈祖恒,入股苗落公司前,年收入1元,入股0元后,年收入0元/年(务工+分红)。

注溪镇将中寨、面溪两个贫困村的财政扶贫资金嫁接到“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周坪村,由注溪镇政府组织实施,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在周坪村新建1家集餐饮、烧烤、娱乐的休闲旅游山庄,目前已投入各类资金万元,其中中寨村、面溪村财政扶贫资金入股万元占股22%,镇政府自筹资金万元占股78%。山庄以第一年30万元租金出租经营权,并按15%的比例逐年上浮租金,租金收益60%量化到两个村的贫困户,4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自年1月开业以来,经营方已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营业额多万元,并辐射带动新建农家乐3家。同时,促进农产品销售供应及劳务输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中寨、面溪、周坪等村贫困户户受益。目前,该县正在研究编制亩集中连片坝区与山区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深化异地置业工作。

三借助公司实力推进异地置业

岑巩县依据县域特点,引进有实力有诚信有市场的公司在岑巩县兴业创业,推动异地置业工作深入开展。该县将思旸、平庄、凯本、天星、羊桥5个乡镇的15个贫困村的万元扶贫资金投入润丰公司,发展乡村旅游、花卉苗木、菌草种植等业态,每年按8%的比例分红,保证村集体经济和贫困群众稳定收入,共带动户贫困户增收。

凯本镇共引进安徽松山堂药业、贵州胜豪肉牛养殖、贵州昌昊药业等7家省内外企业,发展何首乌、丹参、钩藤、宽叶缬草等中药材种植,带动发展中药材种植亩,同时建成50亩标准三文鱼、中华鲟养殖场和0头肉牛养殖场各1个。各产业全部实现“订单”生产,保底收购。在引进的7家企业中,全镇有户贫困户进行了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入股,第一次分红资金达31.2万元,户均实现分红.36元,还解决了贫困户余人务工就业,如:凯本镇大坪村贫困户吴云华入股公司前年收入元,自利益联结入股贵州胜豪肉牛养殖公司后每年可实现1余元的年收入;沈家湾村贫困户梁妮亚入股前家庭年收入0余元,自利益联结入股公司后可实现家庭年收入0余元。

大有镇引进贵州华农集团在统口村带动贫困户发展华农菌草产业亩,现已带动户贫困户增收脱贫,户均增收达1.5万元。如统口村组农户胡泽渊,通过发展菌草产业,年实现了脱贫,年均增收5万余元,年购买了长城哈弗轿车,过上了小康生活。

同时,该县特别借助能人力量,推动异地置业,解决产业发展无能人带动问题。龙田镇依托都素村刘良军等养殖大户,将代店村、军屯村跨区域与都素村共同组建思州元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标准化蛋鸡养殖,辐射带动该镇总院、乐业、胡家、安坪4个村及贫困户发展蛋鸡养殖,项目覆盖贫困户多户余人。项目总投资0万元,分三期建设,计划建设全自动标准化蛋鸡养殖50万羽、果蔬种植亩、有机肥加工厂1座。第一期已完成水、电、路网和单栋5万羽全自动养殖配套设施等工程。第二期2栋各5万羽全自动养殖配套设施和亩精品果蔬基地建设进入后期,年底可投产运营。

贫困户所得收益第一年按6%、第二年按8%、第三年及以后按10%的固定比例分红。以单栋5万羽蛋鸡养殖计算,正常产蛋0万枚,预计年利润万元,4个村每年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至5万元,贫困户今年就可户均增加收入0元以上。如龙田镇都素村冉永财户,入股分红和在公司务工每年增加收入60元,家庭人均纯收入从元提高到1元;龙田镇都素村田永德户入股资金分红每年增加收入4元,家庭人均年收入从3元提高到元。

四寻求劳务合作拓展异地置业

围绕增加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创业、企业内引下沉就近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扶贫模式。一方面,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力度,推动贫困群众劳动力外出就业、干事创业。今年来,全县共开展家政服务、中式烹饪、电子产品加工等培训66期人,其中贫困户人,提升了贫困群众就业创业技能。

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难题。目前,岑巩县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88户,在开发区就业的有人,其中贫困人口人,月工资达—0元。特别是通过引导开发区部分企业创新工作思路,在乡镇开设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受到贫困群众点赞。

贵州杰达电气有限公司和贵州省岑巩县佳佳玩具有限公司在注溪镇开设“扶贫车间”,就近解决80余人就业,月平均工资达元左右。如:注溪镇衙院村地米组许章琴,进入贵州杰达电气有限公司上班前,年收入1元,进入公司后,年收入0元;注溪镇衙院村衙院组张其英,进入贵州杰达电气有限公司上班前,年收入元,进入公司后,年收入元。

目前,全县已在水尾镇、大有镇、注溪镇、平庄镇、羊桥乡开设“扶贫车间”,可通过就业惠及贫困户户以上,并正在其余乡镇逐步推广实施,第三方面是发挥农业企业就业带动作用,拓宽农民就近就业覆盖面。目前,已引进13家县外农业企业、培育29家本土农业企业,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带动45个村0多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水尾镇新场村下半山组黄俊召,入股新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前,年收入元,入股特惠贷5万元后,年收入元;水尾镇镇新场村董家坪组褚吉辉,入股新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前,年收入2元,入股特惠贷5万元后,年收入元。

五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异地置业

岑巩县在推进异地置业过程中,为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确保贫困群众利益不受损害,乡镇党委、政府对资金运行,产业评估,效益分红等实行全程监管。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推行“四联四强”机制实现“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的实施意见》、《岑巩县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市场经营主体管理办法》等政策,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在异地置业工作中,该县始终将贫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尊重贫困群众意愿,发挥贫困群众积极性。通过党委政府引领,合作组织推进,群众参与监管的方式推动异地置业工作,实现贫困群众土地流转有租金、劳动务工有薪金、入股合作社有股金,扶贫资金和市场风险有防范机制,真正让贫困群众成为受益主体,确保异地置业健康稳步发展。

原文作者:原省扶贫办副巡视员罗有铭

链接:龙田镇:90户贫困户年终分红46万元

“如果不是手里拿着这5块钱,不敢相信贫困户还能领到这么多‘年终奖’过年。”都素村脱贫户冉永才乐开花的说到,“国家扶贫政策好,我们一定加油干,争取明年领到更多的分红。”

1月25日,龙田镇异地置业蛋鸡扶贫产业又一次迎来了大丰收,90户贫困户欢聚一堂参加现场分红仪式,喜领年终奖46.38万元,其中户最高分红5元,户最低分红1元。

“这是我们第二年分红,分红资金包括年一期蛋鸡项目和东西部协作项目分红,涉及4个村集体和90户贫困户,项目运营以来累计分红资金69.67万元。”都素村支部书记刘良军高兴的说。

岑巩县思州元生公司蛋鸡扶贫项目是按照“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农户筹资30万元、企业出资.9万元、扶贫项目资金.5万元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完成了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并投产运营,项目预计总投资0万元,分三期建成全自动标准化蛋鸡养殖40万羽。其中,二期10万羽全自动标准化蛋鸡养殖为东西部协作项目,已于年12月初投产运营,预计年将带动精准贫困户余户余人脱贫。

据悉,此次参与现场分红的4个村集体分别是胡家村、安坪村、乐业村、总院村,共领得“年终奖”15.5万元。分红资金将按照村集体占15%、合作社占10%、贫困户占75%的分红比例,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医疗教育、贫困户分红、鳏寡孤独临时救助等方面。

(曾娜)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新闻中心岑巩县网信办

总策划:陈永祥

总监制:潘家贵

执行总监:杨政权

本期编审:杨元彬

责任编辑:杨尤辉

请长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