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我院内镜室勇于技术创新,成功为一患者实施内镜下食管病变黏膜切除术,使患者避免了开刀之苦,同时也为患者节省了大额费用。这项新技术的医院尚属首家。
食管病变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操作,往往切口长创伤大,患者常常会忍受很大的痛苦;并且患者住院日数很长,住院费用高昂。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躯体的痛苦,也使患者家庭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往往使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因病致贫。县医院内镜室主任闫同庆,医者仁心,急人所急为人着想,致力于内镜微创手术的治疗与研究。尤其是近5年,大量开展了内镜下黏膜上肿物微创治疗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闫医生在工作过程中还发现,每年内镜室会检出大约有例左右食管黏膜下层病变,但苦于没有超声胃镜设备支持,无法为患者做微创治疗。这部分患者,医院花掉高昂费用去治疗的居少,不重视没有做治疗处理的居多。为了解决这部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闫医生对食管黏膜下层病变的内镜下微创治疗,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钻研,医院的技术支持,与科医院接受该项技术培训,并熟练掌握了该项技术。
此患者王先生,现年45岁,因病在心胸外科住院,做胃镜检查提示:距门齿37cm处食道粘膜下有一0.6×0.7cm的肿物。家人很是担忧,因为害怕食道肿物耽搁不治,时间久了有癌变的可能;又担心肿物长大在内镜下无法做微创手术,届时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对身体创伤会很大;医院治疗,医药花费就得2万多元。患者家属了解情况后,决定在该院做微创手术治疗。
这天,王先生躺在内镜室的检查治疗床上,闫医生安慰他,这项微创治疗手术是无痛操作,嘱咐他不要害怕,闭上眼睛很快就会结束。麻醉师开始为患者静脉麻醉,闫医生经口腔为患者下入导管,准确定位后,用内镜注射针在患处粘膜下注射药物使肿物隆起,基底部隆起后圈套器电切,查看切沿规整无出血后,撤出导管。手术从开始到顺利切除肿物继而结束一共不到20分钟,治疗费和耗材总共才花费了2千多元。医院该项治疗费用相比较,为就医群众整整省下了1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