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初三四,出门千余里;上了绿皮车,年终再相聚。这是20年前,部分群众为了生存,背井离乡,从岑巩乘坐绿皮火车到省外务工的真实写照。如今,随着高速、高铁的开通,思州大地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交通的日益完善,很多外来企业也纷纷来到岑巩投资生产。

外面固有金山银山,家乡更有绿水青山。为了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一些群众开始选择就近就业。一直以来,群众就业问题一直被岑巩县委、县政府所牵挂。为了留住人才建设家乡,2月13日至14日,岑巩县年“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民营企业现场招聘会在岑巩经济开发区火热开场,该县各乡镇、村群众纷纷前来咨询报名。

“我在广州江门打工十年,今年儿子都十四岁了,想着在家找份工作,能多陪陪孩子就足够了!”在岑巩经济开发区专场招聘会上找工作的天星乡村民钟元珍说。

当年,很多人为了生计,通常是小孩出生不久,便将孩子丢给父母抚养,独自外出打工挣钱,每月打些零花钱回来。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能回来看看。时间一久,回到家,孩子都不认识自己,心中多少有些无奈和悲伤。

“原先,为了供两个女儿读书,外出给厂里做电焊,现在她们都大了,回来近处找个工作,陪孩子读完高中,等她们考上大学就好了。”天马镇落坑村精准扶贫户黄召春说。

孩子是父母身上的心头肉,这一点没错,无论在哪,心里都会惦记着。随着孩子们的长大,父母也渐渐变老,这也成了扛在身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父母在不远行,儿行千里母担忧。

“家里父母年纪大了,外出务工赚得的钱根本不够花,父母三天两头生个病,回来路费花销都不得了。”注溪镇地朗村大坪组贫困户印大双说。

近年来,岑巩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进程中人才的作用,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了大批优秀的工厂企业,为岑巩百姓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工作岗位,让有需求的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不再遭受离乡背井的苦。

“我们为工人提供免费住宿和餐补,工资按时发放,还比周边省市高得多。”贵州湘云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湘云告诉笔者,与周边省份及外面相比,岑巩工业园区就业条件好,企业招工也就更有优势。

“岑巩县委政府在帮助企业招工上做了很大努力,这次招聘会举办非常成功,前来咨询的人非常多。”贵州佳德赛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林说。

家乡就业条件的变好,更是缩短了家与曾经必须去的异乡之间的距离。近年来,岑巩县“村村通”、“组组通”的不断完善,从县城到每一个乡镇,基本1小时就能到达。

“能干活的留下来了,村里的发展也有了希望。”天星乡官庄村书记龚万才说到,听到县里工业园区要举办招聘会,他和村里商量,动员那些家里有小孩和老人的外出人员前来看看,希望他们能就近工作,既能照顾家里老小,又能为村里建设提供不少人力支持。

是的,乡村要振兴,一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以前,家乡条件差,穷乡僻壤承载不了多数人肩上的责任与梦想,而今,眼前的这些巨大变化,我们有理由坚信。

多公里之外的美好,抵不过家人的朝夕相伴,抵不过父母为我们做的一顿晚饭,抵不过亲眼见证孩子成长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悉,此次招聘会共吸引余人前来咨询,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有余人。

故土如此美好,鸿雁何须再南飞?

(杨尤辉摄影报道)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新闻中心岑巩县网信办

总策划:陈永祥

总监制:潘家贵

执行总监:杨政权

本期编审:徐学练

责任编辑:杨尤辉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