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柚”飘香
——岑巩县农信社助力思州柚产业发展纪实
金秋时节,走在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楠木坳思州柚种植基地,只见绿油油的柚叶片上,滚动的水珠泛着金灿灿的光芒,硕大的柚果缀满枝头,煞是诱人。穿行在林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乡间林野的清爽与疏朗夹杂着阵阵果香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整个村子全都种柚子,全村的人就依山吃山,发生态财。”随行的村主任刘洪云说。
楠木坳以前是片荒山,注溪镇周坪村几个组的村民祖祖辈辈就靠着在贫瘠的土里种些包谷、红薯等作物维持生活。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基础,随着国家产业扶贫力度的加大,注溪镇经过认真考察、实地调研,根据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引进种植柚子,动员群众发展经济林,开始开荒种果。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帮助村民实施坡改梯种植,引进适宜生长的思州柚,并不断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出资修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村民家里的条件都不好,没有几家能拿得出钱,发展启动资金扼住了大家的咽喉”。村主任刘洪云说。基础条件打造好了,但是群众缺资金、难发展成了拦在周坪村民面前的一只最大的“老虎”。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岑巩县农信社主动践行社会责任,将脱贫责任扛在肩头,找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切入点,紧紧围绕全县精品水果产业发展和思州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金融支持方案,助推思州柚产业发展壮大。
“真得感谢农村信用社的帮忙,在我发展紧缺资金的时候解决了燃眉之急。”周坪村岩湾组种植思州柚大户陈荣秀说起农信社的帮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原本家庭贫困的她,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但是在外的生活并不舒坦,因缺乏知识、技术,工资并不高,一个月也余不了多少钱。经过与家人商量,她看准了蜜柚的发展,于是毅然返乡创业发展产业。
“要想发展产业,首先就得解决资金的问题。”陈荣秀说,得知农信社可以贷款,就立马跑去镇上申请,经过村、镇的帮忙,首期就得到了一笔8万元的贷款。
有了各方面的条件支持,陈荣秀开始了她的思州柚种植产业之路。从年至今在农信社累计获得“摇钱树卡”小额信用贷款资金83万元,种植面积也从当初的12亩发展到现在的亩,预计今年总产可达8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2万元,步入了小康生活。
像陈荣秀这样获得帮助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只是该县受到农信社扶持产业发展的一个剪影。
同村麻力沟组刘洪品,也因没有资金、技术,只能在家务农,一家4口人的各项支出,把这个中年汉子压得喘不过气,被村里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几年在镇村党委的引导下开始种植思州柚,年在农信社获得特惠贷扶贫资金5万元,种植规模发展到13亩。
“今年柚子进入了盛果期,按照每斤2元的批发价,估计有4万元的收入。”刘洪品掰着手指算了一下账,高兴地说:“终于可以摘掉贫困的帽子了。”
昔日的荒山地,在农信社的大力支持下,种出了一片片“金果子”,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宝库。
据刘洪云介绍,目前全村户几乎家家都种有思州柚,少的几亩,多的上百亩。目前,全村已种有思州柚余亩,人均收入达到元。
近年来,岑巩县农信社坚持秉承服务三农、社区、小微企业的宗旨,坚持支农支小不动摇,继续保持“摇钱树卡”小额信用贷款、特惠贷等贷款资金的投放,支持农民、微型企业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还以农信社“微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