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指捏断蒂法:适用儿童低位带蒂息肉用右手食指勾住息肉,在蒂与息肉相接处捏断,取出息肉此法易出血,残蒂易复发
(4)电烙法:适用于高低位广基小息肉在肛镜、结肠镜下找到息肉,用电烙器或高频电凝器烧灼息肉根部,无蒂息肉可烧灼中央部,但均不宜烧烙过深,以免损伤肠壁术后卧床休息,1周后复查,如脱落不全可再次电烙
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但由于肉眼看来大体相似,因此这一含意笼统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习惯采用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受到重视
3.直肠指检:直肠中、下段的息肉,指检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
5.若发现多个息肉时,作乙状结肠镜或纤维镜检,排除多发息肉及结肠息肉病
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上的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良性肿瘤息肉分类方法,一般可分为肿瘤性,错构瘤性,炎性,增生性及其他五大类每类有单发与多发之分,每种类型常包括一种或几种疾病男性多发于女性
2.息肉合并溃疡感染时,可有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
1.便血: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
4.直肠镜检:腺瘤性息肉呈圆形,表面粘膜淡红且有光泽绒毛乳头状腺瘤为分叶状,形似菜花,软如海绵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长色红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状隆起结节
直肠息肉的手术治疗
(2)结扎法:适用于低位带蒂息肉扩肛后用食指将息肉轻轻拉出肛外,或在窥镜下,用止血钳夹住蒂基底部(包括肠粘膜,注意不要夹断蒂部,造成出血),拉出肛外,用圆针在钳下行贯穿8字结扎,切除息肉,注入九华膏或放油纱条此法为最好的方法
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
直肠息肉的诊断
(1)明矾液注射法:适用于广基息肉侧卧,消毒,局麻,扩肛找到息肉,消毒;将6-8%明矾液0.3-o.5毫升注入息肉基底部术后服麻仁丸,防止便秘或在乙状结肠镜下,用活检钳夹住带有长塑料管的小儿头皮针,对淮息肉底部穿刺,助手推药至基底部发白为度但此法不能取活组织检查
低位带蒂息肉,排便时脱出,肉眼观察即可诊断,但不能除外多发性息肉及息肉病如有无痛性便血,经指诊及窥肛触到活动性柔软肿物或看到息肉,亦可诊断经上述检查如末发现疾病,即应行乙状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或气钡灌肠造影,可确定其位置、数目、大小、性状和范围
直肠息肉的治疗
(7)手术切除息肉:对低位较大广基息肉疑有癌变和乳头状息肉者(粘膜粗糙、暗红、较硬、糜烂、溃疡、易出血)可作局部切除缝合或经直肠后部息肉切除术对息肉病可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行直肠前切除术、腹会阴直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左、右半结肠切除术或全结肠切除术
切除息肉均应行病理检查,但注射法和电烙法,因组织已破环不能送病理检查,故应尽量少用(.:罗燕平)
(6)电圈套术:适合于高位息肉在乙状镜下用长柄绝缘圈套器套住蒂部,逐渐收紧,稍拉出离开肠壁将柄端接通电灼器,通入低强度切割透热电流,重复而短暂(1/2~1秒)地电灼一、二次,同时收紧套圈,直至割断蒂部如有出血可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
以手术法为主,内、外治法主要用于不能手术的息肉病患者
(5)套扎法:适用于高位息肉在乙状镜下,用长柄套扎器,对准息肉吸引,推板机,将胶圈套于息肉蒂根部,待其自然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