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小女孩,因“间断解血便5年”,到我院就诊。医院就诊,均拒绝收治及做肠镜检查。于年1月16日,我院成立郭强专家工作站时,郭院长亲自为小女孩做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显示:结肠有数十枚大小规则不等的肿物,直径约1.0cm-2.0cm,表面不光滑,有蒂、无蒂,连成片。诊断为:结肠多发性肿物性质待排(家族性息肉),取了病捡,病捡报告显示:绒毛状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瘤。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全结肠与直肠均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你蒂,息肉数从左右到数个不等,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症状有:大便带粘液血便,次数增多,消瘦,乏力,贫血及程度不同的腹部不适或腹痛。
患者为11岁,年纪较小,轻度贫血,消瘦,身材矮小,发育不良,肠壁较薄,行检查及治疗时极易穿孔,出血。郭强院长十分关心,组织我院、医院、医院多方会诊,最终确定治疗方案,在内镜下分次分段切除。年2月24日派出医院消化内科左赞博士来为小女孩做镜下切除肿物。手术清除了直肠、乙状结肠肿物,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左赞博士到病房查看患者,无出血、发热及腹痛。恢复良好。
通过此次手术,让内镜室的诊断及操作技术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也为患者带来了实惠,不出县就能享受专家的诊疗服务。
审核:李群
图/文:高春艳
排版:杨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