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医院健康发展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走过了快速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历程。近期,该院更是捷报频传:“开考”以来连续三年医院绩效考核A+评价;跻身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医院强”;六大优势学科新晋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再添新绩.....
▲筼医院
院长声音:
蔡建春: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立根之本,服务为民始终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十年来,医院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将赓续奋进,奋楫争先,助力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医院精细化管理,倡导增效节支、提质创新,致力创新技术惠民,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效更满意的医疗健康服务。
▲蔡建春院长(左三)接受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医院强”授牌
创新惠民技术
高质量发展服务患者
坚持创新驱动,汇聚发展动能。十年来,医院聚焦创新发展主题,加强党建引领,医疗技术与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
▲医院引进厦门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Xi),图为开展省内首例机器人无腹部切口大肠癌NOSES手术
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3D影像导航……医院紧跟国内外医疗科技前沿,实现技术的纵深发展。手术全面微创化,甚至开展了先进的无切口手术,精准诊疗、加速康复、舒适化医疗等先进理念贯穿诊疗,从亚专科化到多学科诊疗,给患者提供个性化、优质的诊疗服务,急危重症的治愈率也得到很大提升。
▲今年在厦门市率先应用软件生成3D建模影像,为颅脑手术精准“导航”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模式,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该院都已成为现实。
▲医院是国家腹腔镜外科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教学基地练习腔镜操作
部分创新领先技术及科研成果一览
●年,普外科开展亚洲首例经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此后开展了世界首例经胸经口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等一系列国际性创新技术。
●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拉曼光谱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基础研究,编写国内首部专著《整合拉曼光谱内镜图谱》。
●年,胃肠外科自主发明“蔡氏套管器”,创立LA-NOSE手术,此后又将该术式逐步应用于全部的胃肠癌以及减重手术,并应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创新开展手术。
●年,检验科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第三种梅毒实验诊断程序,改写欧洲、加拿大梅毒防治指南。
●年,消化内科在国际上首次将肠菌移植技术应用于乙肝治疗,相关成果被肝病学最顶级期刊Hepatology收录并作为封面文章。
●年起,与厦大合作开展人工智能辅助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年,在国内创新性提出胃癌手术的胃系膜“三个膜桥”概念,实现更彻底更完整的肿瘤根治性切除。
●年,心内科开展国内首例岁高龄房扑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年开展全球首例婴幼儿(68天)持续性房颤伴心衰的射频消融手术。
●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引入钟南山院士名医工作室团队亚ICU概念,在国内首创亚ICU的建设。今年,该科主任曾惠清教授作为第一主编出版国内第一部胸膜疾病专著《胸膜与纵膈疑难少见病例精解》。
▲检验科团队新冠灭活疫苗前瞻性队列研究成果由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ofInfection》(影响因子38.64)发表,揭示抗体免疫应答规律助力新冠疫苗策略实施
深耕医改细节
创新探索智慧医疗服务
医院严格审视医改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标找差,创新突破,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真正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医院今年在全省乃至全国第一家上线支持医保移动支付、信用就医、刷脸支付等模式的新平台,成为无卡就诊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的引领者
医院连续六年获评国家卫健委改善医院,创新探索智慧医疗服务的“厦门中山”模式成效显著。如今,医院从门诊到住院所有流程可一台手机搞定。同时,还有AI智能导诊、医院、院内导航、智能病史采集、AI医疗语音系统等,智能技术已成为患者的便民帮手、医护的贴心助手。
此外,医院获评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目前全国最高等级)、通过国家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五级测评;在全国首家完成电子健康卡全流程应用;全国首批、全省首家通过国家智慧服务三级评审;在全国首推多渠道信用体系的信用就医,实现“先诊疗后付费”等等。
医院牵头多项厦门市“三师共管”慢性病分级诊疗专病防治中心,开通“社区通道”,其中,牵头的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三师共管的医疗模式成为全国慢病分级诊疗的推广样本,获得中国政府创新奖。
以人为本、聚焦病症
开设12项特色专病门诊
近年来,医院结合广大患者需要和尖端医疗技术,在原有多个专病门诊的基础上新开设一系列特色专病门诊。
●该院院长蔡建春教授亲自领军胃肠外科五大特色专病门诊(胃、结直肠癌无腹部切口手术门诊,重症慢性便秘外科门诊,重症肥胖与糖尿病外科手术门诊;重症炎性肠病外科门诊,重度痔疮及肛瘘门诊);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设了“难治性眩晕门诊”;
●创伤骨科开设了“拇外翻微创门诊”;
●风湿免疫科开设了“难治性痛风门诊”;
●胸外科开设了“肺小结节精准微创门诊”;
●消化内科开设了“耐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门诊”;
●血管外科开设了“复杂动脉瘤微创门诊”;
●肝胆胰外科开设了“胰腺癌精准诊疗门诊”。
这些特色专病门诊,都是“中山严选”、“科室招牌”,坐诊专家和背后的团队实力强劲,可谓“又特又专”。
践行社会责任
勇于担当作为
从逆行抗疫到医疗援助、健康扶贫,在院党政统一领导下,中山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涌现一大批先进工作者,医院社会担当。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医院全院一盘棋,牢筑院内“三道防线”,全市首家引入红外线体温监测系统,并在厦门市医疗机构中率先推行闸机防疫,成为了全市首家实现了多层圈免接触医院。
作为厦门市唯一一家同时获得福建省首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和全国家日检测核酸万人的公共建设平台的实验室,医院检验科除了承担本院和社会面人员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之外,还承担厦门境外入厦人员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任务的唯一一家医疗机构实验室,严防“外防输入”,守好“城市大门”。医院还推出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用AI技术辅助CT影像学诊断,高效准确完成阅片分析。
医院先后派出百余名同志奔赴武汉、香港、上海、莆田、泉州、海南、贵州等地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担当使命,树立“样板”,备受赞誉。同时,全院职工不遗余力、积极支援全市核酸检测工作,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中山人总是快速响应、迅速到岗,守护民众安全。
近些年,医院分批输送了多名援医专家,他们曾远赴西藏、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甚至跨越国界,远赴非洲,有人支援持续时间最长达三年。助力提升当地医疗水平,为边远地区百姓送去优势医疗资源。
▲四名中山人在非洲博茨瓦纳出色完成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工作,即将凯旋
(廖小勇张舒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