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即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目前,在临床上,大多数大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属于中晚期,疗效多不理想。因此,及早预防大肠癌的发生至关重要。下面介绍预防大肠癌的4种措施

措施一、高危人群时刻提高警惕,定期进行筛查

高危人群有哪些呢?一般认为,年龄大于50岁、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及其一级亲属:

1、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患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错构瘤性息肉综合征等。

2、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

3、炎症性肠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4、有大肠癌病史、大肠腺瘤史、骨盆放疗、非肿瘤手术(胆囊切除术和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免疫法粪便隐血阳性或者经常慢性腹泻、粘液性血便或慢性便秘者。

措施二、息肉摘除、随访,预防性治疗。

目前内镜下摘除大肠腺瘤并进行内镜检测随访,是预防大肠癌的主要手段,该方法可降低大肠癌患者75%的病死率。

大肠腺瘤是最主要的大肠癌癌前疾病,包括息肉样隆起的腺瘤和扁平甚至凹陷的腺瘤,其病理学特征是上皮内瘤变,某些长期迁延不愈的溃疡性结直肠炎,有时也出现上皮内瘤变。

息肉摘除后结肠镜随访:进展性腺瘤患者在3-6个月再次结肠镜检查;其它息肉1-3年应再次全结肠镜检查。腺瘤性息肉病进行外科保肛手术者,每12个月随访1次结肠镜,重点检查直肠残端。

措施三、改变饮食等环境因素,是进一步预防大肠癌的关键。

1、适度减少红肉及肉制品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谷物,可有效预防大肠癌。

2、体内叶酸低的患者补充叶酸,可预防散发性大肠腺瘤,尤其是进展性大肠腺瘤的发生,但不能预防摘除后再发(已有腺瘤者不要用叶酸)。

3、维生素D摄入可轻度降低大肠腺瘤的发生,但可显著降低远端大肠腺瘤的风险。维生素D对大肠腺瘤的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措施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控制体重、适当运动。肥胖是大肠癌独立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者。体力活动过少也是危险因素之一,不要久坐不动。活动可以增进肠蠕动,促进粪便排出从而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及时补充益生菌,促进肠道益生菌原生增殖,优化肠道菌群结构,让肠道保持健康。

饮酒、吸烟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戒烟酒可预防大肠癌发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