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希福老中医在坐诊时,有一次听到两位患者及家属有这样的感慨......
例一:年冬季,来自湖南的邢某被确诊为左足底黑色素瘤,后手术切除,定期复查。年5月发现腹股沟转移,年5月8日来到我院求治,经中医治疗病情稳定后,邢老师在儿子陪同下来诊。当袁希福老中医详细询问患者近况,开具处方后,老先生先行离开诊室后,这时邢有荣老师儿子急忙说道:“(父亲)病得非常重,我心里很清楚。袁大夫,您帮助了我们很多,现在我们还能来也是多亏你。”“原来一直吃着药,也没觉得有什么,受这段疫情耽误没吃药,才发现......”
例二:年10月,确诊直肠癌的患者张建民(化名老师,来诊时直言:“自己一共做了11次化疗,第1、2、3次化疗后,CT复查还能看到指标变化,肿块缩小。可4、5、6次就没什么效了,第7、8、9次医生又加上了靶向药,一边化疗一边靶向又有一点效果。后面医生说再巩固两次,可等到第10、11次做完,(年)10月又发现肝转移灶增大。”自年11月11日开始中医治疗后,张老师感觉虽然大便状态不好,可整体还算平稳,“以前肚子上还有个小肿块,现在也没有了。身上基本没什么症状。”“我来的时候就是晚期,医院检查,结果肯定很糟糕。”
两位患者的这番言语,让人深有感触,有四十多年的临床经验的袁希福老中医常说:“癌症患者到晚期时,身体往往是十分虚弱的,越是晚期的病人治疗越要谨慎,一旦治疗不当,病人身体迅速垮下来,往往比癌症本身更为致命!”
此时就好像一盏快要熄灭的油灯,不是尽力去添油,而是要保护灯芯,尽力去维持,让患者保持现状,减轻痛苦,延长一些生命。尽管理想中的疗效是把肿块消下去,把病治好。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很难,而且消瘤的做法大多具有损伤性,一旦操作不当可能加剧病情。那就只能转变思路,寻求较高的生存质量,让生命延长,与肿瘤共存。
很多患者都会认为,疾病只有完全根除了才算康复,其实不然,现实中有许多疾病都达到治愈的标准。可是治不好你不管它行吗?也不行,严重了它就会致命。所以,过去的医生就提出“带疾终天”的理念,让疾病安静不发展,不影响正常生活,也不缩短生命。而带瘤生存也是如此,它不是对肿瘤放任不管,而是一种更温和、更务实的做法,肿瘤不可能完全清除,那就让元气充盛,让它无法损伤你,让它和你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