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
1.休息:注意休息,适当减轻工作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
2.饮食: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钙质和铁剂,一般不需要过分限制盐,长期限盐,可引起食欲下降,电解质紊乱,尤其可引起低钠血症,造成肾素分泌增加,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3.严密观察,记出入量:注意体重变化,记录每天液体出入量,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变化,监测胎宝宝宫内情况等。
√宜预防流产
警惕阴道出血
孕早期由于孕妈妈与胎宝宝还没有建立起非常牢靠的关系,这时一定要多加防护,密切注意身体的异常反应。
一旦发生阴道出血,务必引起重视,医院检查。通常以下几种情况容易导致阴道出血:
1.先兆流产、宫外孕、葡萄胎、宫颈糜烂等都伴有阴道出血现象。
2.宫颈癌也有引起孕期阴道出血的可能性,可通过孕早期宫颈涂片判断出来。发生宫颈癌的概率很低。
胚胎发育不全
大多数的自然流产都是胚胎发育不健全导致的。这其中60%~80%的情况是因为受精卵有问题或染色体异常。出现这种情况时孕妈妈一定要理性看待,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生殖的一种优胜劣汰原则决定的。
远离不健康的饮食
远离烟酒,远离易造成流产的食物,不吃辛辣的食品,尽量少食多餐,须保证大便通畅,避免肠胃不适。维生素E具有保胎的作用,它存在于核桃、花生、豆制品中。
避免突然刺激
孕妈妈在妊娠早期一定要远离精神刺激性较强的电视、电影、读物等,以免造成精神紧张导致流产。
×忌忽视胎盘早剥
轻度的胎盘早剥
一般剥离面不超过胎盘的1/3,多以外出血为主。主要表现是阴道流血,量较多,色暗红,可伴有轻度腹痛或无明显腹痛,仅有剥离部位轻度局限性压痛。
重度胎盘早剥
剥离面积超过1/3,以隐性出血为主。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腰痛,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子宫硬如板状。胎位不清,胎宝宝多因重度宫内窘迫而死亡。出血量多者,孕妈妈会出现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且往往并发凝血功能障碍。重度胎盘早剥根据临床检查即可确诊。有条件可做B型超声波助诊。但后壁胎盘往往症状不明显,易漏诊。
胎盘早剥患者及其胎宝宝的预后,与诊断迟早、处理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在胎宝宝未娩出前,由于子宫不能充分收缩,胎盘继续剥离,难以控制出血。距分娩时间越久,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机会也越多。一经确诊,应及时终止妊娠。
√宜了解怎样远离水肿
饮食调节
要注意饮食调节,多吃高蛋白、低糖类的食物,比如富含维生素B1的全麦粉、糙米和瘦肉。饮食要清淡,注意限制盐分的摄取,多喝水。孕妈妈不要因为水肿不敢喝水,水分会促进体内的废物排出,缓解水肿现象。
水肿异常要留心
怀孕期小腿轻度水肿属正常现象。如果水肿延伸到大腿、腹壁,经休息后不消退,则很可能发展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医院确诊。
纠正穿衣习惯
为了预防水肿,孕妈妈不要佩戴戒指,不要穿紧身衣或者套头衫、紧身裤、长筒袜或者到小腿的长袜,穿宽松的衣服及舒适的鞋子,保持血液畅通。
调整生活习惯
调整好工作和生活节奏,不要过于紧张和劳累。不要长久站、坐,一定要避免剧烈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适时躺下来休息。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在午饭后将腿举高,放在椅子上,采取半坐卧位。每晚睡前,孕妈妈可以准备好温水,浸泡足部和小腿20~30分钟,以加速下肢的血液循环。
×忌忽视羊水过多或过少
每个孕妈妈都希望顺利地走过十月怀孕,生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但是实际上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给分娩造成困难。特别是怀孕后期,更应该小心每一个异常细节,不要让前期计划功亏一篑。
羊水是胎宝宝的摇篮,它能稳定子宫内的温度,保护胎宝宝不受伤害,并有轻度的溶菌作用。它还可使羊膜保持一定的张力,防止胎盘过早剥离。临近分娩时,羊水可明显缓解子宫收缩导致的压力,使胎宝宝娇嫩的头颈部免受挤压。然而,羊水的量必须适度,过多、过少均会出现问题。羊水量超过毫升,称为羊水过多。
羊水量少于毫升,称为羊水过少。在过期妊娠或者胎宝宝畸形时可以发生,对胎宝宝影响较大,甚至发生死亡,所以要十分重视。
排便时有少量出血是怎么回事呢?排便带血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肛裂、痔疮及直肠息肉等。偶尔出现一次不必紧张,可继续观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便秘。
√宜了解怎样解决孕期便秘
1.孕妈妈应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及粗粮,以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快,粪便容易排出。粗粮中除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外,维生素B1的含量也很丰富。维生素B1可加强神经传导功能,增加胃肠蠕动。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包括:未加工的豆类,如黄豆、红豆、绿豆以及芹菜、竹笋、桃子、黑枣等;全谷类及其制品,如燕麦、玉米、糙米、全麦面包等。
4.尽量少吃辣椒、川椒、芥末、咖喱、大葱、洋葱、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
5.不宜进食柿子、桂圆、橘子等热性水果,而要多吃梨、桃子、苹果、枣等含高纤维的水果。
2.多进食产气食品,如大蒜、蜂蜜、生葱,借以产气鼓肠,刺激肠蠕动,利于排便。还可以搭配进食含有益生菌的食品,促进肠道的活动。
3.少吃或不吃莲藕、蚕豆、荷包蛋、糯米粽子、糯米汤圆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6.水分补充要充足,每日至少喝毫升水。也可每日适当饮用~毫升现榨鲜果汁。
7.每天固定在一个时间排便,养成排便前先喝一杯白开水的习惯,再加上每天有规律地在大脑皮层形成对肠道的刺激,孕妈妈自然而然会产生便意。
×忌忽视孕期痔疮
女性怀孕以后,痔疮的发生率也会明显增高,尤其是到孕晚期,这是因为子宫静脉与直肠静脉密切相连。妊娠期因腹压增加,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盆腔,同时也压迫直肠静脉,使血液回流不畅,产生瘀血。加上怀孕后,女性体内的雌、孕激素含量增高,造成水钠潴留、血管扩张,加之孕期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缓,易引起大便干燥,甚至便秘。排便时用力屏气,腹压增高,这些也是诱发痔疮的因素。怀孕期间得了痔疮,要注意以下几点: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排便后温水坐浴,从而促进肛门处血液循环。若便秘,应遵医嘱服通便药,切莫擅自用泻药,以免引起早产。
多食新鲜的蔬菜
饮食上要注意选用多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以利于大便的通畅,不要吃刺激性的调味品,平时注意多饮水。
患痔疮后要注意按摩
按摩要注意按摩肛门和腹部两处。排便后注意用热毛巾按压肛门,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15分钟,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