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薛老二
来源
蜂氓
ID
fengmeng
近日,深圳女孩小黎,正处在22岁的花季年龄,就得了肝癌,被切掉半个肝才保住一条命,实在让人心痛。
小黎明知自己患有慢性乙肝,却不以为然,生活作息极不规律。一日三餐,都是外卖,尤其偏爱烧烤,喜欢重口味,常吃油腻、辛辣食物,也从不喝白开水,渴了只喝奶茶可乐。
而且,她还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白天睡大觉,晚上通宵,不是追剧就是打游戏。
即便是发现腹部肿胀,也没理会,直到腹部疼痛难忍,不得不住院检查。一查竟是原发性肝癌,为了活命只好切掉半个肝。
想起那些过度透支的行为,小黎非常后悔。
正如有句话所言:“你不爱惜身体,疾病更不会心疼你。”
有人说:“一个真正厉害的人,不是善于管理别人,而是能够管理好自己。”
管理好自己,就是吃好饭、睡好觉、多运动、多读书,这样我们的人生才充实有意义。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饮食习惯的改良比其他任何改良,其优点显然要大得多。”
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但丰富了生活,也支撑着生命的繁衍,维持着健康的根本。
俗话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
这告诉我们,规律健康的饮食是人之根本。
小尤今年24岁,一直被身边朋友奉为“养生标杆”。
对她来说,最方便、最适合的养生方式是“吃”,就是保持健康的饮食观念。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一是平衡膳食,谷物为主。没有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和全部营养。谷物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二是有意识地控制油盐摄入量。饭店的饭食多油多盐,口味重,长期摄入这些东西,容易造成肠胃负担过重,极易引发肠胃系统肿瘤疾病。
因为“会吃”,小尤比同龄人气色更好,精神更饱满,精力更充沛,经常素颜出门,依然自信满满。
正如钟南山在养生讲坛里说的:“养生之道,莫先于食。”
身体就像一个高度精密的机器,而这个机器的运转全靠一日三餐。只有吃好饭,用健康优质的食物才能将这副肉身维护好,才能感受美好生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当赌注。再忙再累,都不要偷吃饭的懒,吃好每一顿饭,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赏,也是最好的养生。
熬夜,就是慢性自杀
村上春树曾说:“拖拖拉拉地熬夜不睡觉,根本没一点好处。天一黑就赶快钻进被窝,早上跟着太阳一起醒来,这样再好不过。”
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新冠疫情期间国人睡眠白皮书》中显示,80%的人有晚睡的习惯,16%的人几乎天天晚睡。
殊不知,熬夜已经成为我国年轻人猝死的重大诱因。
去年年初,歌手赵英俊留给这个世界最后一篇小作文,刷爆网络。
网友扼腕悲伤的同时,也对熬夜的危害多了一份警醒与畏惧。
赵英俊以前在接受专访中,也曾讲述自己在北京拼搏的日子里长期黑白颠倒。
为了写歌作曲,他每天天亮才睡觉,下午三四点才起床,然后一直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睡觉,这种生活一过就是好几年。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因为经常熬夜,赵英俊年纪轻轻就诱发肝癌,医治无效去世的。
很多人以为自己年轻力壮,放肆熬夜,第二天补个大觉,身体就能满血归来。
其实,熬夜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复旦女教师于娟同样也是因常年透支身体,年纪轻轻就患癌去世,她在《此生未完成》一书中写道:“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任何的长期熬夜,都等于慢性自杀。”
如果说熬夜是慢性自杀,那么熬夜工作和熬夜娱乐只是两种不同自杀方式而已。
余生很长,活着才是王道。长期熬夜,就是把生命贱卖,熬夜就是熬命。
运动,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人类最好的医生是空气、阳光和运动。”
《柳叶刀》曾发布过一项全球日常运动量的报告,报告显示,长期缺乏运动,会使组织器官机能下降30%,各类疾病也随之而来。
运动能增强一个人的体魄,磨炼人的意志。
经常运动的人,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思维敏捷。
号称我国棋圣的聂卫平,就是运动抗癌成功的典范。
在61岁时,聂老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并且患癌部位很复杂,手术切除的风险极大,医生建议保守治疗。
聂老是个不认命的人,他说:“医生放弃我,我自己不能放弃我自己。”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他主动要求医生给他做手术、切掉癌细胞。手术成功后,医生告知,他的癌症可能与久坐相关,长期缺乏运动导致的。
身体稍有好转后,聂老就开始运动。8年来,他不管刮风下雨,无论身处何地,每天都会运动。
他还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运动计划,运动日程周一至周日安排得满满当当。
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竟让聂卫平体内的癌细胞消失了。
你看,运动不只是养生的建议,还是医生的处方。
周岭说:“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则像是一潭死水。”
运动,是对抗岁月最好的武器,也是保持健康最好的秘籍。
运动,可以塑造身材,修炼容貌,稳定情绪、改变大脑,预防疾病,堪称是治愈一切的良药,还没有任何副作用。
让我们运动起来吧!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读书,是最好的避难所
毛姆说过很有名的一句话:“读书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拖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读的书。有这么一个故事,很受启发。
小王失业后,赋闲在家。半年里都无所事事,整天游手好闲,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直播。孩子不管,家务不做,与妻子的矛盾不断升级,婚姻也亮起了红灯。
小王心想,与其在家里与妻子争吵,不如到家门口的图书馆转转。
这书,不看不要紧,一看便爱不释手。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自从开始看书,小王懂得了如何与妻子和谐相处,每天主动做家务,送孩子上学后,一头就扎进图书馆。书中的一个个励志故事,一句句至理名言,都深深触痛了小王的内心。
他注册了自己的视频号,白天在图书馆把励志名言金句摘抄下来,背熟后,晚上发视频。
因为励志,传播正能量,迅速在网上走红,找他带货的商家纷至沓来,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在人生低谷,小王正是通过读书,认识到不如意是常态,从而获得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实现人生逆袭。
就像鲁达基所说:“知识是抵御一切灾祸的盾牌。”
西汉经济学家刘向也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书是充实内心世界最有效的途径,知识是对抗生活中牛鬼蛇神的坚韧利器,因此在人生漫漫长路上,我们要善加利用读书这服良药去对抗人生中的种种磨难。
梁爽在《当你又忙又美何惧患得患失》一文中写道:“吃不了苦,于是选择早起;吃不了生病的苦,所以饮食清淡;吃不了节食的苦,所以经常锻炼;吃不了无趣的苦,所以喜欢看书。”
很赞同这句话。你有一万种征服世界的能力,如果你没有健康,一切只能是空谈。
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持续一生的马拉松。选择在上半场拼命狂奔的人,注定是撑不到下半场。
只有把健康当成一生的事业来经营的人,才能攀登一座又一座的人生高峰,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才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吃好饭、睡好觉、多运动、多读书,迎接每一种小美好,享受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