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之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营销方式现代化,建材、插头插座、电线电缆、开关、消防产品等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在批发市场、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不同程度的存在,直接危害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为了更好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保护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县市监局根据全年工作部署安排,集中开展了打击取缔“地条钢”专项整治行动”、“流通领域插头插座、电线电缆、开关、消防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电气火灾综合治理”等工作,加大了对建材、电气及附件、消防器材等的监督检查及抽检力度,精准有效地打击和遏制了伪劣产品流入岑巩市场的趋势。
群众富起来了,更要富下去。保障好群众的财产安全,为群众守住第一道安全防线,坚决将伪劣产品的“火种”扑灭,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消费权益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该县市监局负责同志姚本渠说。
据了解,自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该局对县内11个乡镇流通领域建材、电气及附件等产品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检查经营户94户次,立案查处10起。同时,该局还会同承检机构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对县内流通领域商品进行集中抽检,抽检商品10批次。通过专项整治工作,大大的加强了流通领域建材、电气及附件等的监管力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及人身安全。(杨尤辉)
---------------知识链接---------------
看品牌:品牌标志明显,有“3C”认证标志。
看标识: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源性质符号、商标或制造商的识别标识、产品编号、极性和“3C”标志。
看工艺:品牌产品的标识多数是注塑或冲压时一次成型,标志很清晰、明显。标志歪斜、模糊可能涉嫌不合格。
看证件:要有产地、厂名或商标、型号或名称、出厂日期、检验员工号等。
3C认证的全称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它是中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3C标志并不是质量标志,而只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
"3C"认证从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后,发布了《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列入强制性认证目录的产品包括电线电缆、开关、低压电器、电动工具、家用电器、轿车轮胎、汽车载重轮胎、音视频设备、信息设备、电信终端、机动车辆、医疗器械、安全防范设备、油漆、陶瓷、汽车产品、玩具等产品。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新闻中心岑巩县网信办
总策划:陈永祥
总监制:周仁维
执行总监:杨政权
本期编审:徐学练
责任编辑:杨尤辉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