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天
一个病让一国首相不得不二次辞职,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因溃疡性结肠炎突然宣布辞职。
次日
8月29日,又传来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黑豹》男主演博斯曼患结肠癌去世的消息……
在惋惜博斯曼英年早逝之余,我们也想知道,如果发现得更早一点,他的生命能否延续?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绿色癌症’,它的癌变率要高于一般性肠炎,在中青年群体中高发。腹痛、腹泻和便血是最常见的症状,高发年龄是15-35岁。”
据了解,近10年来,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迅速增长,如今已有约50万人。
医院院级重点学科、肛肠外科韦宁主治医师说道,“结肠癌和直肠癌统称为大肠癌,是世界上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常见肿瘤。虽然肠癌的高发年龄为65-74岁,但近年来直肠癌的平均患者年龄正在持续走低,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了这种所谓的‘老年病’。”
韦宁提醒
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一定敏感度,对于长期排便异常的人群,应该定期体检,才能在异常状况发展到更加严重的程度之前进行有效治疗,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而对于结直肠癌来讲,饮食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除此之外,吸烟、肥胖、家族史、肠道慢性炎症等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高危人群也无需恐慌,做好筛查可以降低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
无论是溃疡性结肠炎
还是肠癌
筛查的黄金标准
都是肠镜检查
“肠癌从异常增生发展到晚期癌症,整个过程长达10-15年,这就给予了我们充分防治的机会。大量研究都证明,通过肠镜下除掉息肉和发现早期肿瘤,能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那么重点来了,
什么是肠镜检查?
肠镜发现异常肿物,
怎么办?
问&答
肠镜检查是如何做的?听说要把一根很长的管子捅到肠道里,会疼得怀疑人生吗?
结肠镜检查的确是用一条长约cm、末端可弯曲并装有一个光源带微型电子摄影机的软管,由肛门慢慢进入结肠,以检查结直肠。如果实在害怕的话,可以选择无痛,舒服地睡一觉,醒来检查就结束了,全程无任何不适。
问&答
哪些人需要做肠镜,一般多久需要做一次呢?
对于普通人群,目前指南通常建议从45-50岁开始。但具体从什么年龄开始筛查,并不是绝对的,要看每个人的风险指数。有些高危人群,需要更早一点,从40岁,甚至30岁就开始筛。如果第一次肠镜没有发现特殊情况,官方推荐是5~10年后再做;如果上次肠镜检查确实发现了息肉并且切除者,建议1年左右再去复查一次。如果没有问题了,就可以3~5年后再复查。
问&答
如果肠镜发现有异常肿物,怎么办?
肠镜检查由电子摄像探头将肠粘膜的图像传输给计算机,图像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医生使用肠镜可以观察肠道的各种异常变化,包括癌症、息肉、溃疡、出血、血管曲张和扩张、水肿等等,如果发现了息肉或早期肿瘤,就可以做一个内镜下的切除,这是一个创伤较小的操作。
问&答
检查前的饮食有什么要求?听人说要好几天不能吃饭,那不是要饿得眼冒金星了?
检查前两日低渣饮食,不要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带籽的水果蔬菜、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高纤维食物如红薯皮、红枣皮、芹菜等。无便秘者检查前1天改无渣饮食(便秘者3天均应为无渣饮食),进食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食物,禁食咸菜等有渣食物。
期间应遵医嘱服用缓泻剂,检查当日禁食禁饮,并配合服用药物清洁肠道。
问&答
检查当日禁食禁饮的话,那我的高血压药还能吃吗?
降血压药物一般不需要停服。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禁食,降糖药物需要暂停服用,需要再备点水果糖,在出现低血糖的时候可以服用,但避免服用巧克力等含色素的糖果。
“上周有个肛肠外科的病人,上半年刚做完肠镜,这医院想做肠镜,当天大便隐血实验阴性,我给他直肠指诊情况也良好,所以被我劝阻了,最终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后,2天后腹泻缓解。”
对于这样的情况,韦宁提醒,结直肠癌变有一定的过程,虽然肠镜检查很有用,但也不推荐过于频繁、过度医疗。当然除了诊疗过度外,更糟糕的情况是讳疾忌医,肠道疾病拖到晚期治疗难度会升高,治愈率会显著下降,如果自己或者家人处在应该筛查的年龄,而从未检查者,应该尽早筛查。
医院肛肠外科已发展成实力较为雄厚的特色专科。医院肛肠外科专家常年定期在科室坐诊、查房、手术。能开展结直肠癌根治术及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骶尾部藏毛窦、骶前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息肉病、顽固性便秘、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等各种结直肠肛门手术,尤为擅长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环状痔手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及高位肛瘘切除术等疑难手术。
END
本文编辑:许俊萍
本文主审:吴兆平
医院
为民
惠民
利民
良心
良药
良医
人品
品质
品牌
少花钱看好病质量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