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春节假期就这样结束啦,过年这几天,想必阖家团圆、亲友聚会自然少不了吃几顿大餐。这时大家只顾过足了嘴瘾,却很少有人想过,你的肠道是否承受得了。
当然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大家大多不具备“肠”识,今天就为大家讲述一下有哪些“肠”识是你必须要知道的。
人吃过的食物经过口进入食管、胃,然后就进入肠道了。肠道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加油站
一生中摄入的食物,约为70吨,为体重的倍,这么多的食物都要由肠道处理。99%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人体70%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道,人体70%的IgA免疫球蛋白在肠道,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与消化道有关。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污厂
人一生中要排出约公斤大便,1/3是肠道细菌。80%以上的毒素由肠道排出体外。
小肠、大肠你分的清吗?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全长约4-6米,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大肠(包括结肠、直肠)为消化道的下段,成人大肠全长约1.5m,没有重要的消化功能。什么?是的,没错,是没有重要的消化功能,那大肠做什么用呢?
现在你可以想象,光鲜整洁的城市背后,如果没有运转正常的排污处理系统会是什么样子?
而当人们大吃大喝导致大肠的垃圾处理功能超负荷运转时又会有什么后果?
大肠会癌变!你知道吗?
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是大肠癌发生的部分诱因。高脂肪饮食,可促进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的生成,有致癌作用。食物纤维不足则会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黏膜接触的机会。
这些可能是诱发结直肠癌的罪魁祸首:
常年的高脂肪饮食;
缺少膳食纤维摄入;
久坐少动;
不按时排便等不良习惯。
这些你又知道吗?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超过30/10万,年均增速超过4%,远超2%的国际水平,全国大约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北京:男性中大肠癌的发病率已经上升为第二位
上海:大肠癌发病率已从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
广州:在所有癌症中,大肠癌上升率最高,发病率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突破45/10万,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发病率位居第一。
大肠癌有什么表现呢?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
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
3.腹痛或腹部不适。
4.腹部肿块。
5.肠梗阻相关症状。
6.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
最容易引起注意的症状——便血
很多患者出现便血后误以为是痔(俗称“痔疮”)引起的,没有及时就诊而延误了病情。其实有时一项最简单的检查就可以初筛,那就是直肠指诊。因为在我国大肠癌中以直肠癌多见,而直肠癌中又以中低位直肠癌多见。
当然,直肠指诊也是有局限性的,对于距离肛门较远、超出指诊范围的肿瘤,需要通过肠镜检查才能明确。肠镜下可以观察大肠粘膜表面有无异常,如果发现肿物可取活检送病理,还可以在镜下切除腺瘤及早期癌变。一般结直肠肿瘤由良性变为恶性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治疗效果非常好。
肠镜检查痛苦吗?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随着技术发展,肠镜检查的不适感已大为降低。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胀痛或牵拉感觉,只要能够放松并且积极配合,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肠镜的痛苦程度,并完成检查。如果对疼痛十分敏感、不能耐受,也可在静脉麻醉状态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
真的发现肠癌怎么办?
经肠镜检查确诊肠癌以后,还需要完善包括胸、腹、盆CT等相关检查(对于直肠癌,特别推荐盆腔或直肠MRI检查),目的是判断肠癌局部的浸润深度,有无扩散,有无远处转移等,评估肠癌的分期,因为不同的分期,治疗策略也不尽相同。
整体来讲,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未来的目标,是能够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
说了这么多“肠”识,可能话题有些沉重了,其实大家也不必过分紧张。总体来说,目前肠癌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早诊早治是关键。
最后祝愿大家拥有“肠”识,拥有健康!
以上内容整理自“阳光下的玫瑰”造口知识系列讲座第一期《肠癌离你有多远》。(部分图片资料源于网络,仅做公益性医学科普使用,谢谢!)
“阳光下的玫瑰”造口知识系列讲座每月举办一期,内容围绕肠癌和造口患者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展开。医院造口门诊出诊医生——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张晓主治医师担任讲者。第二期讲座《造口旁疝的预防与治疗》将于2月24日15:00举行,敬请期待。
讲者简介:
张晓,主治医师,就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兼任《医学参考报-肿瘤医学频道》特约编辑。在胃肠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及造口相关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医院造口门诊出诊信息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下午
医护联合出诊:
张洁,国际造口师(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护士长)
张晓,主治医师(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