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大肠癌已经成了“健康杀手”,实际上,肠癌初期多有便血等症状,但因被误认为是痔疮等,导致肠癌病情的不断加重。

注意!“便血”或是肠癌信号

刘女士今年才30多岁,刚生完孩子,就发现自己的“痔疮”又发作了,肛门经常出现憋坠感。同时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容易腹泻等大便习惯改变症状。尤其是近半年来,刘女士发现自己排便疼痛,粪便中带有鲜血,这让她非常不安。

经朋友介绍,刘女士来到了无锡八院肛肠科进行检查,专家在为刘女士进行指诊时,在距离肛门5厘米的地方发现一枚位置固定、坚硬如石的肿物,肿物占据了90%的肠腔,符合大肠癌的部分指征,目前正在进一步检查。

其实,像刘小姐这样等到便血才发现问题的情况并不少见。数据显示,司机、教师、产后妈妈、重体力劳动者、退休老人等人群中,高达87%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肛肠疾病,且多表现为平时有便血、便痛、便秘、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而在走访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市民不知“便血”是肠癌早期高危信号。

专家介绍:久坐者患大肠癌几率翻倍

早在去年初,世卫组织便发布报告指出,每年有多万人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死亡。其中坐着工作10年以上的人患上大肠癌发病率比站着工作的人高近两倍。另外,关于直肠癌的发病率,坐着工作的人跟工作时经常活动身体的人相比要高44%。

对此,肛肠专家建议,虽然结直肠癌发病原因不明,但市民每天最好有1~2个小时运动时间,减少久坐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另外,平时市民应每日坚持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概率。

另外专家也建议,即便没有结直肠癌症的肿瘤家族史,45岁以上人群推荐进行胃肠镜检查。如果是有肿瘤家族史的,那么体检做胃肠镜就要提前到40岁左右。如果发现有肠息肉要及时手术处理,可降低癌变几率,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肠癌早期症状就像痔疮警惕便血症状

不只是痔疮,肛裂、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癌变等都有便血症状发生。因此,出现不明便血时,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才是科学防治的关键。

专家表示,肠癌的早期症状和痔疮很像。如果大便带血、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长时间便秘或腹泻,长时间腹部隐隐作痛,就要引起重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大肠癌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

不同病程中,大肠癌的症状

早期症状:长期出现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次数增多,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中毒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症状,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肠梗阻表现: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腹部包块: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晚期表现:大便变形,形体消瘦,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赞赏

长按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