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汤,起源于老北京街头的一种饮品,宫廷御用饮品“士贡梅煎”,梅煎如果用今天的说法解释是梅制蜜饯,或者叫果脯,但酸梅汤用的是乌梅,跟我们在超市买的零食李制梅子是两种东西,超市里比较常见的是西梅,它其实是外来品种,包装上通常写着加州西梅,事实上,它只是长得像梅,其实是一种李子。没错,西洋来的李子。
而做酸梅汤用到的乌梅其实是成熟的青梅,经过洗净、晾干,烘焙制成的乌梅干,可以说是烤出来的零食。虽说乌梅是小孩子爱吃的零食,但它也是一味药材。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可敛肺止咳,对于肺虚引起的久咳少痰、干咳疗效特别明显。
乌梅还能止泻,比如因为食用了某些来路不明的食物,引起腹痛腹泻了。乌梅还能止血,古时有一种叫做“济生乌梅丸”的良药,专治各种息肉出血症。比如直肠息肉出血,大家应该不陌生,和痔疮有异曲同工之妙。
¥1常富正宗老北京酸梅汤原材料包乌梅干自制煮饮料料包茶包非粉汁淘宝月销量¥39.8购买这种病症,在给你肛门带来下坠感的同时,加上不规律的作息和辛辣物摄入的双重作用,将会引起出血,跟你的便便一同排出。不同的是,直肠息肉比痔疮更可能引起癌变,所以如果爱吃辣爱饮酒又经常久站久坐的盆友,千万要小心引起注意,对自己的身体器官负责哦。
除此之外还有声带息肉,是引起咽喉梗塞、声音嘶哑的缘由,宫颈息肉,是造成阴道出血、淋漓不断的罪魁祸首。乌梅所具有良好的促组织细胞再生和抑癌抗菌的药理作用,奠定了它在辅助治疗慢性疾病、消化系统炎症等方面功不可没的药用价值。
常食乌梅,开胃健脾,效果不比江中消食片、山楂糕差;常食乌梅,生津止渴,口感酸甜,还不带食品添加剂,让自家孩子告别超市里的包装杨梅!常食乌梅,年轻抗衰老,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满足每天抗老化的小小心愿,所以,从今天起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文章开头我们谈到酸梅汤是最早诞生于老北京、清代皇帝点名道姓御膳房要准备的一道消暑解渴饮料。换做是今天,可能跟我们“怕上火,喝王老吉”差不多吧。虽然说“士贡梅煎”的官方学名是直到清朝才叫出了名,然后传到了民间,成为国民饮品。
但其实酸梅汤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的商周,古籍中已有士贡梅煎的记载。到了饮食业和旅游业都俱为发达的宋代,以宫廷蜜饯为代表的小吃业和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茶饮品既满足了达官贵人的轻奢需求,也能照顾到平民百姓、生意人的日常需要。
除了更显小资情调的茶饮,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汤饮成为了更接地气、更能结交到朋友的一类饮料。急转直下的南宋,周密在杂史《武林旧事》中记载了于杭州“诸市”(今杭州诸暨市)卖卤梅水的商人。卤梅水应该跟清朝的酸梅汤应该有差距但已经很接近了。
到了元代,被冠以“梅汤”的饮料出现了,明代则成为了小说人物最炙手可热的一种饮料。在《水浒传》中有王婆这样一个人物,她自己经营的茶坊不仅卖茶,还卖饮子。在“王婆贪贿说风情”中,王婆借梅汤暗示帮西门庆做媒。
《红楼梦》里面展露过的雕蚶镂蛤、佳肴美馔更是目不暇接,令人垂涎。论夏日吃喝,贾府有香薷饮、莲叶羹、茯苓霜这一类稀罕物,当然也少不了酸梅汤。宝玉挨了父亲毒打之后,又哭又闹,要饮酸梅汤,可见这饮品,即使是衣轻乘肥、出身名门望族的贾宝玉,也对梅汤的味道念念不忘、心有所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