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李老太(化名)深受脱肛困扰,但因中风及多项基础疾病,家属担心手术风险,选择了手法复位治疗。出院回家后,脱肛仍是反复出现,直到脱出的“肉肉”发生了嵌顿、水肿,再也无法复位。

这次,家属决定让老太接受脱肛手术,医院普外三区副主任医师陈国星成功帮李老太施行经会阴直肠脱垂修复术。“手术效果很好,没有并发症,术程也很快,一周就出院了。”陈国星介绍,脱肛又称直肠脱垂,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60岁以上女性和便秘儿童是高发群体

“直肠脱垂通俗来说是指直肠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儿童多在5岁前自愈。”陈国星指出,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容易发生直肠脱垂的群体中还包括经常便秘的小儿和手术或者外伤损伤直肠周围肌肉神经者。另外,营养不良的人组织薄弱,盆底筋膜、韧带、肛门括约肌等力量不足,也容易发生直肠脱垂。

为什么会出现直肠脱垂呢?5岁以下儿童是由于骶骨弯曲过小、变直,导致直肠较直,加上便秘等因素,直肠容易脱出。而随着生长发育,直肠与肛门形成一定夹角,加上盆底组织的加强,直肠脱垂会自愈。而外伤或者手术导致盆底神经肌肉损伤,对直肠的支撑不足,导致直肠脱垂。还有慢性咳嗽、多次分娩史、慢性便秘、小便困难等会导致腹压增高,引发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可分为内脱垂和外脱垂,内脱垂属于早期症状,主要症状是排便的时候感觉肛门坠胀、感觉有肿物突出,排便费力,排便后可恢复。”陈国星说,外脱垂可以看到肿物脱出肛门外,可以伴有肛门失禁,肿物可以自行回缩,也可能需要用手协助推回肛门内。

“日常接诊中,很多患者因为这个病难以启齿而默默忍受,拖延治疗,最后出现了并发症。”陈国星说,随着直肠脱垂病程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脱垂的肠管嵌顿,表现为脱出的直肠不能回缩,肠管产生水肿、炎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直肠坏死;还有肛门失禁,直肠反复脱垂,肛门括约肌持续地拉伸、被动松弛,可发生肛门失禁、肛门漏气漏便;肠梗阻,肠管嵌顿或者套叠导致粪便不能排出,引起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导致腹胀腹痛、呕吐等。

拉出来的“烦恼”要接受规范治疗

最近,一位43岁的男性患者上厕所时脱出了一块大“肉肉”,原以为是痔疮,起初不重视,但脱出的“肉肉”不能回缩入肛门,且逐渐变大,疼痛难耐,连忙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竟是直肠脱垂并嵌顿,因无法手法复位,最后紧急做了手术,最终康复出院。

由于痔疮脱出和肛管直肠脱垂症状很相似,因此很多人误以为两者都叫“脱肛”。但是,这两者其实是不同的病,如果混淆治疗的话,可能会延误病情。

陈国星解释,痔病多发生在中年人,发病常常与辛辣饮食、喝酒、劳累等因素有关,可伴有疼痛、出血、瘙痒等症状。重度痔突出肛门外,可呈梅花瓣样,肛门括约肌一般不会很松弛。而直肠脱垂好发于老年女性,多有慢性便秘、多次分娩、慢性咳嗽等病史,早期主要是肛门坠胀不适,伴有排便费力,逐渐加重,出现肿物突出肛门外,突出肿物多为同心圆样,指检时肛门括约肌常常很松弛。

“有直肠脱垂症状医院肛肠外科就诊,专科医师可通过症状、体检及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陈国星介绍,一般来说,小儿直肠脱垂要保证大便通畅,加强营养,随着生长发育,常常自愈。轻症的直肠脱垂主要是纠正腹压增高因素,比如规范治疗便秘、慢性咳嗽等。女性朋友产后要充分休息,加强产后康复,以保护盆底肌、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

另外,发生直肠外脱垂,常需要手术,身体情况好的患者,可选择腹腔镜直肠悬吊术、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等术式,如果年老体弱,可选择经会阴行直肠脱垂修复术、经会阴直肠黏膜切除肌层折叠术、肛门环缩术等。

陈国星提醒,肛肠疾病多由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引起,一定要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一旦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肛肠疾病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