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阿霉素初始治疗上皮性卵巢癌1例
病例提供者
刘雅坤
主治医师
医院妇科
病例特点病史:患者郑XX,女性,32岁,G1P0发现盆腔肿物6年,增大2个月入院
双合诊: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左侧附件区可触及7㎝X5㎝X5㎝囊性肿物,边界清活动差
三合诊:子宫左后方可触及7㎝X5㎝X5㎝囊性肿物,与直肠及子宫关系密切
血清学:CA:.8U/L
影像学:MRI:子宫未见明显现异常,左侧附件区囊性肿物,内壁粗糙,似有乳头状突起
诊疗思路
?入院诊断:盆腔肿物
巧囊?卵巢恶性肿瘤?
?诊疗思路:既往巧囊病史,肿物较前迅速增大,患者CA明显增高(.8U/L)
?MRI:内壁粗糙,似有乳头状突起
腹腔镜探查?开腹探查?
结论:
?接受腹腔镜分期的患者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分期组。
?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复发率、P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诊疗思路——问题一
(年)I期卵巢癌手术方式的选择:腹腔镜VS开腹
?回顾-年Cochranedatabase共计项临床分析
?无关于两种手术方式的随机对照研究
?无高质量证据表明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手术中的优势
结论:
HavrileskyLJ,回顾性分析了例腹腔镜下卵巢肿瘤的患者,腹腔镜手术肿瘤破裂约25%,开腹肿瘤破裂约为9.4%,肿瘤的破裂与肿物的大小、是否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及年龄相关。
小结问题一:腹腔镜VS开腹??无高质量证据表明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手术中的优势
?原发肿瘤病灶过大或与周围脏器致密粘连时,易发生医源性破裂,不宜勉强进行腹腔镜分期手术。
剖腹探查术?探查无腹水,取腹腔冲洗液毫升行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
?子宫正常大小,右侧附件未见异常,左卵巢7㎝X5㎝X5㎝囊性肿物,包膜完整,表面光滑,部分与子宫左后壁左侧输卵管,直肠前壁粘连——左侧附件冰冻:低分化癌
?全面探查盆腹腔,余未见异常
全面分期?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诊疗思路——问题二(年)共纳入例患者
早期卵巢癌行保留生育功能复发率比较
?IC期显著高于IA+IB期
?透明细胞癌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类型
?早期卵巢癌行保留生育功能复发率比较:FIGOIA期,G3复发高于G1/G2、FIGOIC期中G2/G3显著高于G1
?手术后复发率低:I期G1和G2
?手术后复发率高:I期G3、透明细胞癌
小结问题二:能否保留生育功能
?透明细胞癌须慎重:NCCN不推荐保留
?其他上皮性癌:所有I期,分化G1-G2
卵巢癌的全面分期手术?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
?潜在转移的腹膜组织或粘连组织切除或病理活检
?无可疑病灶,腹膜随机活检,包括双侧盆腔、双侧结肠旁沟、膈下
?切除子宫和双附件,完整切除肿瘤并避免肿瘤破裂
?切除大网膜
?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术后病理:
?左卵巢透明细胞癌,WT1(-),ER\PR(-),P53(-)
?子宫(-),右附件(-),左输卵管(-),大网膜(-)
?淋巴结:左盆0/23.右盆0/20腹主0/10转移。
?双侧结肠旁沟腹膜、直肠前粘连、左侧阔韧带后叶(-)
?腹水细胞学:可见癌细胞。
术后诊断:卵巢透明细胞癌IC3期
术后治疗——特点?年针对12项GOG开展的RCT进行数据分析
?对患者年龄、期别校正后,I期、II期CCOC患者预后优于SOC
?III期、IV期,CCOC患者预后显著差于SOC,且CCOC患者化疗受益极为有限
术后治疗——化疗方案术后治疗——疗程数?年回顾性大数据分析,FIGOI期患者例,79.1%患者接受化疗。病灶局限于卵巢的患者化疗才能受益。
年多中心的回顾性分析,FIGOI期、II期患者例,与化疗3个疗程(紫杉醇+铂)相比,6疗程化疗并不改善患者的复发率和总生存。
术后治疗病例小结?无高质量证据表明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手术中的优势应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分期升级
?早期上皮性癌保留生育功能
透明细胞癌须慎重:NCCN不推荐保留
其他上皮性癌:所有I期,分化G1-G2
?手术后早期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可以从化疗获益,但增加化疗至6个疗程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
?脂质体阿霉素联合卡铂是NCCN指南推荐的卵巢癌初始治疗方案之一,可显著降低脱发及神经毒性。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