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8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nglJMed)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结直肠癌筛查在全美国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结直肠癌筛查对于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中的作用可能被过分高估了。作者提出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应用、医院就诊行为的普及、自然出现的发病率下降这三个因素可能是原因。笔者认为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无疑是引起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诊行为的普及以及自然发病率的下降可能也是原因之一,这均有待研究数据的证实。对于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评论作者提出饮食习惯的改变、吸烟的减少、肠道微生物环境的变化、抗生素应用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减少、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应用、激素替代疗法等均可能引起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下降。
针对健康饮食与结直肠癌风险的相关性,我们邀请了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会(FRCP)会员、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成员、南安普顿大学MartinWiseman教授对此进行解读。
MartinWiseman教授
专家观点
过去20年,关于不良饮食习惯(如摄入红肉及加工肉等)与癌症的关系在学界一直有所争论。但随着研究数据的不断积累,WCRF和英国卫生部均逐渐认识到,不良饮食习惯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年10月,WHOIARC在全面审阅了相关研究后,将食用红肉归为“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级别(2A类:基于“有限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其致癌性),将加工肉制品被归为“人类致癌物”(1类:基于“足够证据”证明其致癌性),并于今年5月正式发布了研究摘要。此举对摄入红肉和加工肉这一不良饮食习惯与结直肠癌发生的相关性盖棺定论。
基于大量一致的流行病学数据,结合针对这些数据提出的合理解释,IARC将加工肉制品归为1类,致癌级别与烟草属同一类。这意味着,目前已有足够证据支持加工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具有同样的危险性。IARC评估的是某一物质与癌症发生相关的科学证据的力度,而非评估其风险水平。例如,根据既往研究数据,如果数十年每天吸烟20支,则肺癌发生风险可升高约20倍;但每天摄入加工肉超量50g,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升高约18%。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虽然加工肉与烟草都属于1类,但其风险水平并不相同。
另一方面,在红肉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相关方面,虽有研究预测,每g红肉摄入可使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升高17%,但目前证据尚有限。
尽管IARC并未提出任何实践建议,但无论WCRF还是英国卫生部都根据此分类,提出了几乎一致的建议。考虑到红肉是人体所需要的铁和锌的重要来源,因此,两所机构均不提倡禁食红肉,但建议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70g或每周≤g(烹调后重量)。
考虑到加工肉的营养价值极为有限,WCRF建议应尽量避免摄入加工肉。英国卫生部则建议,红肉和加工肉摄入量相对较高(≥90g/d)的成年人应考虑降低摄入量。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红肉和加工肉摄入,IARC未给出明确建议。但对于结直肠癌幸存者,红肉和加工肉的饮食建议与普通人群一致。
除此之外,既往研究证实,吸烟和过量饮酒在结直肠癌发病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感染幽门螺杆菌、梭杆菌属细菌及其他的一些潜在传染病原体均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另外,大量研究提示,均衡膳食(多摄入水果、蔬菜、鱼类、坚果和植物种子、全麦、谷物、豆类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量摄入红肉,避免摄入加工肉)及减少酒精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
减少肿瘤的危险因素属于肿瘤的一级预防,而结直肠癌的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和早期切除,主要依赖大便隐血筛查和(或)结肠镜筛查。进行二级预防固然重要,但开展筛查所需要的经济投入大,且需要专业的医生团队提供支持。与之相比,通过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改正不良饮食习惯来降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成本效益更优。综上所述,针对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不可或缺、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6月2日B6~B7版,编辑:叶译楚)
北京治疗白癜风方法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