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侯刚)为了验证国内分子病理实验室、免疫组化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分子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推动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国家病理质控评价中心(PQCC)、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免疫组化质控研究中心(CCPI-IHCQC)、山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于年分别组织开展了全国组织病理基因状态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全国和山东省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室间质评活动。医院病理诊断中心参加的“乳腺癌石蜡切片中HER2基因状态、胃癌石蜡切片中HER2基因状态、肺癌石蜡切片中ALK基因融合状态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能力验证计划”、“Hepa-1、CDX-2、CD20、Desmin、HER2、Calcitonin、CK19、Galectin-3、PAX-8、CD、Ki-67等11种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及网状纤维特殊染色室间质评”项目,均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质控测评,获得合格证书。

分子病理基因检测结果不仅是临床能否进行肿瘤靶向治疗、个体化治疗的先决条件,也是肿瘤精准诊断、分子分型、疗效评估、预测预后最重要的依据,是临床病理学发展的方向,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水平的标志。免疫组化是病理科不可或缺的检测技术之一,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判断肿瘤组织来源等方面越来越方便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分子病理基因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涉及检测的全流程,包括技术平台、组织处理、检测方法和步骤、结果判读、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推进分子病理和免疫组化实验室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医院及区域间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提高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院病理诊断中心为顺应临床医学的蓬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不断加强和完善分子病理和免疫组化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高诊断质量和服务水平,在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子宫及卵巢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中开展了相关的分子和免疫组化检测项目,为指导疾病的精准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此次顺利通过国家级能力验证,是对病理诊断中心在相关领域检测能力的充分认可与肯定,意味着病理诊断中心分子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流程及结果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标志着医院在肿瘤诊治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