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提供者:医院妇科胡春艳

病例报告

汪XX,51岁,年9月首次入院;

腹胀3个月。腹部逐渐膨隆,自觉腹胀。消瘦,近半年体重下降5斤;

外阴阴道正常;

宫颈光滑,大小质地正常,无举痛,后穹窿无触痛结节;

盆腔被巨大包块占据,不能触及子宫;

盆腹腔内有一巨大囊实性包块,约30cm×30cm,无压痛,上界至剑突下4横指,左右界达腋中线;包块占满盆腔,直肠窝光滑,可触及包块下极。

TVS

左附件区见一囊实混合性肿块,大小约mm×mm,囊内布满细点状回声;

右附件区见一囊实混合性肿块,大小约55mm×46mm;

考虑双侧卵巢囊腺瘤。

肿瘤标记物

CA=U/mlCA=69U/ml

诊断

.9.26剖腹探查术

左卵巢肿瘤大小约30cm×28cm×30cm,囊实性,有一囊腔内液ml,淡褐色,实性部分呈鱼肉样;

右侧卵巢肿瘤8cm×6cm,与子宫直肠窝及右盆壁粘连,性质同左侧;

探查肝脾表面、肠管及胃表面光滑;大网膜稍充血,未见明显癌灶。盆腔淋巴结未见肿大。

全面分期手术

子宫全切除

双侧附件切除

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

大网膜切除术

阑尾切除

术后病理及诊断

(左、右)卵巢粘液性囊腺癌(中分化)

双侧输卵管未见癌浸润。

子宫及左右宫旁未见癌转移。

送检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大网膜未见癌转移。

腹腔洗涤液未见异型细胞。

诊断:双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癌Ⅰc期G2。

初始治疗化疗方案

治疗后随诊

影像学

复发后肿瘤细胞减灭术

年11月盆腔肿瘤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R0)

盆腔肿瘤大小约12cm×10cm×10cm,囊壁不完整,部分囊壁为膀胱、回肠、直肠、乙状结肠、骶前、盆壁及盆底。

肝、脾、胃、肾表面未触及结节。

盆腹膜及肠管表面光滑。

已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病灶。

术后病理:(盆腔肿物)符合卵巢中分化粘液性囊腺癌复发。

复发化疗方案

第二次术后随诊

体查

盆腔内阴道残端顶端可扪及一大小约8cm×7cm包块;

边界尚清、质地硬、固定,无明显压痛;

与直肠关系密切,压迫明显。

影像学

第三次术前化疗方案

第三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年6月行腹腔镜下盆腔肿物切除+肠粘连松解+盆腔粘连松解+I粒子植入术(R0)

直肠窝见一肿物,肠管及周围腹膜包绕其表面,大小约8cm×7cm。

肝胆胰脾、胃、肠管、膀胱表面未发现明显异常。

已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病灶。

术后病理:(盆腔肿物)卵巢中分化黏液性囊腺癌复发。

第三次术后补充化疗方案

患者在TP方案治疗4周内出现CA上升,属铂耐药复发,更换白蛋白紫杉醇mg/m2单药化疗6个疗程。

第三次术后随诊

循证医学证据

小结

白蛋白紫杉醇用于复发卵巢癌化疗,CA降至正常,缩瘤效果较好,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相比其他紫杉醇,使用剂量大,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浓度高,无需预防性抗过敏,使用方便,患者获益明显。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