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烤串喝冰啤,与朋友侃着大山,是人们在夏季里最大的乐趣。如果再佐以一场球赛,那便是一天当中最兴奋的时刻。但是,吃烤串是一种最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最近,江苏有一男子因为吃烧烤,出事了……

  前段时间,医院接诊了一位30岁的年轻患者,他半年前就有便血,但一直以为是痔疮,检查结果令刚刚结婚的他绝望了:晚期肠癌,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

  问其生活习惯,这位小伙子说,自己最爱吃烧烤,一个星期至少吃5天,几乎吃遍了南京各大烧烤店,朋友们称他为“烧烤王子”。

  其实早在半年前,他就有便血,但自认为是痔疮,“十男九痔”,所以一直没有太在意。当医院就诊时,医生发现,他已经晚期肠癌,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

  “导致癌症的原因除了基因遗传外,还没有定性,但在直肠癌中,我们临床发现,在没有基因遗传的人群中,饮食不规律、乱吃夜宵烧烤是直肠癌患者的普遍特点。”采访中,金黑鹰主任多次提到饮食习惯对肠癌的影响。

  大肠癌是个“富人癌”,我们吃的更好了,运动减少了,肥胖增加了,都会提高患大肠癌的风险,到了年,预估新发病例已经达到了万,死亡病例高达万,死亡率高达65%

  大肠癌的发病原因和饮食密切相关

  大肠癌发病率升高,除了环境因素外,个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西化”更是难辞其咎。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不少人吃的越来越好,越来越精细,反倒让结直肠出了问题。

  大肠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富贵病,有研究发现,高脂肪食谱和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进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的生成,有致癌作用,食物纤维不足或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粘膜接触的机会。

  我国肠癌生存率只有美国的一半

  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其中,中国肠癌的发病递增速度是世界平均的两倍。

  40岁以上是肠癌的集中发病群体,但近十年来正在不断年轻化。在调查中,发现有腺瘤息肉的患者最年轻的只有16岁,确诊为肠癌的仅23岁。30—40岁的腺瘤发现率高达22.1%。

  不仅肠癌发病增速不断上涨,中国的肠癌死亡率也非常高。统计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30%,而美国为64%,为什么两者差距如此之大?

  原来,结直肠癌作为男性第二大、女性第三大致死癌症,早期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等到发现问题时,基本就是晚期,治愈率只有5%—40%。

  多项研究均已证明,早期筛查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对于肠癌的早期筛查都有明确指南,而我国目前还无明确指南,公众对于肠癌的认识度不够。

  美国大肠癌圆桌会议宣布到年,实现更大范围的结直肠癌筛查(普及率达80%),而中国肠癌筛查的普及率可能连8%都不到。

  一项针对江浙沪和珠三角地区的调查显示,作为我国近年来肠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的地区,只有7.6%的调查人群了解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医生建议:

  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筛查一次

  40岁以下人群每3—5年筛查一次

  特别是以下4种情况,如果满足其中的2种,建议尽早做一次预防性早期筛查:

  1.年龄在30岁以上,从未做过肠癌筛查;

  2.有经常肠胃不适、腹泻、便秘、大便出血等症状;

  3.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

  4.本人有癌症史或者肠胃病史、肠息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