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白癜风病因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30/5414364.html

孩子的人生路,放手让他自己走。父母无法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终究要学会独立面对世界!

——少儿守护人

又一位神童横空出世。

十六岁女孩岑某某的简历在网上爆火:一天能写首词牌、首诗、字的小说,不到两年的时间出版3本书,参加4次演讲比赛并获奖。

一天只有24小时,即使不眠不休不吃不喝,那也要平均一个小时写83首诗,一分钟要写一首诗还不止,这也过于夸张了,难怪网友们评论说:“李白棺材板盖不住了,杜甫都要气笑了。”

小姑娘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舞台上,激情飞扬地讲述自己的奋斗史,推销某天价课程。她动作熟练地击掌调动现场气氛,手握话筒朝着台下大喊:此时你们的状态好还是不好?

面对媒体采访,她的父亲坚称,孩子所有取得的成绩都是真实的,父亲解释所谓的诗词创作,实际比的是打字速度。

她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尚无力把控自己的人生方向,而站在她身后的父亲,极力为她打造成功人设,并利用这些人设来得到更多的利益。

不可否认,她是有一定天赋的。如果耐心培养,给她时间成长,本可以成就她绚烂的人生,却因为她父亲的急功近利,而把她推入了过度包装的深渊。

她就像一朵被过量施肥的花朵,没到花期就肆意绽放,虽然眼前是花团锦簇,独具芬芳,可终会因违背自然规律,后继乏力,落得个花期短暂、花落叶枯的悲剧结局。

01.所有你替孩子走的路,

日后都可能成为他爬不出的坑

神童并不只有岑某某一个,云南昆明六年级小学生,凭借关于结直肠癌基因研究的课题,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一时引起网络热议。

这个项目的研究难度,需要硕士乃至博士,小学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在项目报告中多次出现生物学领域的常见字眼,比如基因组、转录组、突变基因等等,而从孩子的实验记录中可以看出:从年1月9日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基因,需要上网搜索,到最终完成研究,仅仅用了5天时间,简直不可思议。

之后网友爆料,孩子的父母均是某研究所研究员。

眼看舆论高涨,事情的真相已经无法隐藏,孩子的父亲无奈出面道歉,表示自己过度参与了孩子的研究项目,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同时,这个项目获得的奖项也被撤销。

至此,一场小学生研究获国奖的闹剧黯淡收场,可是当围观的人群散去,有谁会关心那个成为众矢之的的孩子?

孩子的父母都是从事科研工作,家庭有非常良好的科研氛围环境,孩子从小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科学知识,形成科研兴趣,从而向这个方向发展。

父母本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对孩子做更好的引导,可是却自以为是,弄虚作假给孩子拿到一个国家级大奖,认为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升学,是给孩子铺就的一条金光大道。

可他们却忘记了,所有的虚假都不会长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也是孩子被迫接受道德审判的那一天。

孩子需要面对嘲讽、鄙视、排挤这些原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压力,他的学习兴趣会被打击,他的人生之路会被染上污点,父母为他挖的这个坑他也许要用几倍的努力才能填平。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将孩子的未来建立在随时可能坍塌的空中楼阁上,教育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一蹴而就。

02.父母的过度控制,

成为孩子一生逃不掉的魔咒

年,一封儿子控拆父母的万字书信震惊世人。

这封信的主人公叫王猛,他是四川省某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之后到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读硕士。

王猛父母的文化程度都很高,但是在信中我们看到,父母一直在以自己的意志操控王猛的人生。

王猛从小到大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喜好来买的,他的朋友全部都是父母认识的、了解的或者是听过的。

考上北大,原以为可以逃脱父母的掌控,没想到父母拜托北京的大姨照料他,大姨不断地给他打电话,还偷偷地联系他的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即便后来到美国读书,情况也没有改变,父母拜托了一位老朋友来照顾他,他依然处在父母的监控之下。

王猛最终崩溃,年,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不再与家有任何联系,十几年不回家过春节,他要与这个家彻底决裂。

王猛的父母面对儿子的决绝伤心落泪,也许他们始终无法明白,为何自己费尽心力培养的优秀孩子,最后却成为父母的敌人?

心理学家李雪说过: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小说《无声告白》里的母亲,一直有一个当医生的梦想,因为婚姻,她被迫放弃了这个梦想,回归家庭。

于是,她把这个梦想移植到最像自己的大女儿莉迪亚身上。

她给孩子的房间挂上居里夫人手里拿着试管的海报,女儿十三岁的生日礼物是一副真正的听诊器,书架上是她买的《医学简史》。

她固执地认为,女儿一定会成为医生,却从来不了解女儿心中的想法。

女儿痛苦地学习相关课程,竭尽全力却依旧难以跟上学习的节奏。她明白自己无法实现妈妈的愿望,她选择了在一个清晨,沉入湖中,与世界告别。

莉迪亚从来不想当医生,可是她却只能按照母亲设想的样子生活下去,直到最后放弃生命。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保护,帮助他抵御成长的风险,另一方面,孩子更需要在成长中建立自己的空间,学会独立面对人生的挑战。

父母总认为自己是爱孩子的,所做的一切都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可是,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父母凭什么成为孩子人生的主宰?

父母真正要做的,是陪着孩子共同面对各种状况,对孩子进行引导,提供建议,但是真正的选择权还是要还给孩子,毕竟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03.父母认为的完美人生,

就一定是孩子也想要的吗?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如果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按钮吗?

现场有20%的观众选择会,他们认为这样孩子可以少走弯路,过上幸福完美的生活。

可是,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呢?按照什么标准来制定呢?父母认为的完美,不过是自己心中梦寐以求的生活。

伊能静在一次综艺节目中谈到与儿子哈利的第一次争吵,伊能静希望儿子上编剧课程,但儿子自己想学剪辑,两个人就吵了起来。

儿子说:你用你知道的事情来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的未来你又没有去过!

孩子的未来,父母从未去过,又如何为孩子设计人生?你自认为完美的人生之路,也许能帮助孩子避开坑坑洼洼,可是孩子却会像木偶一样,永远被父母操控,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

年5月31日,人类历史上首次宇航员乘坐商业公司的火箭飞向外太空,埃隆·马斯克成为商业载人航天的第一人。

马斯克的成功,他的母亲梅耶功不可没。

梅耶在31岁那年离婚成为单身母亲,带着三个孩子,为了生活下去,她不得不同时打5份工,但这并不妨碍她尊重孩子的梦想,给予孩子全力的支持。

马斯克从小内向,妈妈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安慰和鼓励他。

马斯克高中毕业后,想去加拿大读书,妈妈辞去在南非稳定的工作,抛弃事业和朋友,带孩子们来到加拿大,一切从头开始。

马斯克读博士,报到第二天就退学,想要创业,妈妈依旧支持他。

马斯克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梅耶自己的人生同样多姿多彩,她以72岁的年纪,频频登上大牌杂志封面,依旧是时尚圈的宠儿。

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中说: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

父母与孩子应该互相守望又各自独立,这样才能互相成就彼此的美丽。

正如纪伯伦在诗里所写的那样:“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孩子的人生路,放手让他自己走。父母无法陪伴孩子一生,孩子终究要学会独立面对世界!

与所有父母共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监制:邓东

主编:刘子铭

责任编辑:袁亚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