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33775.html

年近七旬的廖姨,没有明显的肠道不适症状,但是年纪大了,为了摸清老人家的身体健康情况,医院进行了身体检查。廖姨接受了肠镜检查,平素健康的廖姨,不查不知道,检查后儿女都被吓坏了,肠镜下发现直肠长了一大小约5cm的肿瘤,取病理提示为管状腺瘤。

“医生您好,我妈妈不同意外科手术治疗,你们能不能帮忙想一下办法”,廖姨的儿子在门诊着急的向林佐光主任问到,林主任详细看了廖姨的肠镜报告,考虑为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表面没有溃疡。林主任详细问诊后向廖姨的儿子说:“廖姨的直肠上长了个瘤子,根据肠镜报告,考虑为侧向发育型肿瘤,目前病理考虑是良性的,但是肿瘤比较大,有恶变甚至侵犯肌层可能,我们可以尝试内镜下切除,然后充分病理评估,如果没有恶变或即使有恶变未侵犯肌层,内镜下完整切除就算治愈了,可以不用外科开刀,如果恶变且侵犯到肌层,则需要追加外科手术,如果你们家属理解,我们可以安排内镜微创手术”。听完林佐光主任医师的详细介绍,在儿女的反复劝说下,医院消化内科二区。

内镜下所见直肠肿物正镜、倒镜图像

很快,廖姨完善了CT检查,提示直肠局部壁增厚,考虑肿瘤。林佐光主任查阅了CT片,考虑肿瘤未见远处转移及侵犯肌层表现,患者有行内镜下切除指征,林佐光主任团队决定为廖姨行内镜下直肠肿瘤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廖姨的肿瘤有5cm大,占据大部分肠腔,为手术增加了很大难度,消化内科二区杨勇副主任医师为廖姨进行了内镜下直肠肿瘤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先在肿瘤边缘标记、黏膜下注射、黏膜下小心翼翼的剥离病灶、电凝处理创面出血,耗时约2小时,杨勇副主任成功剥离切除了肿瘤,无出血、无穿孔,手术圆满成功。术后第二天,廖姨就进食了流质食物。术后病理提示:“(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局部伴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蒂部未见累及。”术后第三天,廖姨没有明显不适顺利出院。

据林佐光主任介绍:很多胃肠道早期肿瘤初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胃肠镜检查才能发现,只有早期发现才能早期治疗,从而有机会行内镜下微创治愈,避免外科手术,像廖姨这种局部已伴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所幸蒂部未见累及,假如没有及时发现,肿瘤继续生长就会浸润到肌层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浸润癌再不及时处理就会向其他器官转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医院消化内科二区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力为患者提供康复快、疗效好的微创医疗技术,不断攻难克艰、砥砺前行!

内镜下标记、剥离切除肿物

医院消化内科二区能够独立开展食管、胃、结肠全消化道的良性肿瘤及早癌的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优点,应用新技术为患者保“胃”护“肠”!现在就让小编带你了解一下什么是ESD术。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

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2cm的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一、ESD的优点

ESD是一项先进的内镜技术,可以实现对胃肠道表浅病变的治愈性切除,在避免外科手术及保留器官的同时,对病灶进行切缘阴性的整块切除。

与传统的EMR相比,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对直径大于2cm的病灶进行整块切除,避免分片切除,进而避免局部复发。

整块切除病灶后可以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以确定是否是治愈性切除。

不管表浅病灶大小、位置及是否存在纤维化,ESD均可对其切除,但是上述优点是以穿孔、出血等风险增加及手术时间较长为代价的。

它具有以下优点:

1、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优点;

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

3、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

4、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小复发概率。

5、在疗效评估上,也是非常乐观。

总之,ESD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方法。

二、ESD的适应证

1、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

直径大于2cm的胃肠道宽基息肉和无蒂息肉。

2.胃肠道早癌

ESD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适应证为无淋巴及血行浸润、转移,无论病灶位置及大小,均能应用ESD切除。

在日本,ESD已被确立为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内镜切除的标准方法。

目前ESD治疗早期胃癌适应症为:

(1)分化型黏膜内癌、无溃疡发生;

(2)溃疡、分化型黏膜内癌,病变直径30mm;

(3)sm1浸润分化型腺癌,无溃疡发生,无淋巴即血行转移,病变直径小于30mm;

(4)低分化型黏膜内癌,无溃疡发生,病变直径20mm。

对于年老体弱,有手术禁忌证或疑有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癌可视为相对适应证。

3.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消化道粘膜下肿瘤(SML)是指一大类消化道上皮以下组织起源的实体肿瘤,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类癌、异位胰腺、囊肿、静脉瘤等,对于直径>2cm的粘膜下隆起需ESD治疗。

长按扫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