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www.zgbdf.net/

体检发现了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自从超声检查普遍应用于体检后,甲状腺结节的发现率从4%快速上升至19%~67%。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虽能触及,但在超声检查中未能证实的“结节”,不能诊断为甲状腺结节。体检未能触及,而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结节称作“甲状腺意外结节”。

当体检发现了甲状腺结节

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

首先,根据超声和甲状腺功能

检测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颈部超声可证实“甲状腺结节”是否真正存在,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质地(实性或囊性)、形状、边界、包膜、钙化、血供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情况,同时评估颈部区域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特点。某些超声征象有助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

下述两种超声改变的甲状腺结节几乎全部为良性:

①纯囊性结节;

②由多个小囊泡占据50%以上结节体积、呈海绵状改变的结节,99.7%为良性。

而以下超声征象提示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大:

①实性低回声结节

②结节内血供丰富(TSH正常情况下)

③结节形态和边缘不规则、晕圈缺如

④微小钙化、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

⑤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如淋巴结呈圆形、边界不规则或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出现钙化、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门消失或囊性变等。通过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能力与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相关。

在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CT和MRI检查不优于超声。拟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术前可行颈部CT或MRI检查,显示结节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寻找可疑淋巴结,协助制定手术方案。

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患者如伴有TSH水平低于正常值,其结节为恶性的比例低于伴有TSH水平正常或升高者。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是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的方法。

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时,FNAB检查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结节手术,并帮助确定恰当的手术方案。凡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均可考虑FNAB检查。但在下述情况下,FNAB不作为常规:

①经甲状腺核素显像证实为有自主摄取功能的“热结节”

②超声提示为纯囊性的结节

③根据超声影像已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不推荐常规行FNAB。特殊情况下可考虑超声引导下FNAB,取材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更高。

通过以上检查,基本可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不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和涉及的医疗花费也有显著性差异。

其次,了解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

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

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③有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既往史或家族史

④男性

⑤结节生长迅速

⑥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⑦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

⑧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⑨伴颈部淋巴结病理性肿大。

如果有以上家族史和(或)病史应对自身的甲状腺结节高度重视,尽早干预。

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处置

随访

对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可每隔6~12个月进行。对暂未接受治疗的可疑恶性或恶性结节,随访间隔可缩短。每次随访必须到专科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复查颈部超声。部分患者(初次评估中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接受手术、TSH抑制治疗或I治疗者)还需随访甲状腺功能。如随访中发现结节明显生长,要特别注意是否伴有提示结节恶变的症状、体征(如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结节固定、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和超声征象。

FNAB

“明显生长”指结节体积增大50%以上,或至少有2条径线增加超过20%(并且超过2mm),这时有FNAB的适应证;对囊实性结节来说,根据实性部分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进行FNAB。

手术

下述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①出现与结节明显相关的局部压迫症状;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者;③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④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因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强烈要求手术者,可作为手术的相对适应证。

内镜甲状腺手术因其良好的术后外观效果,可作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手段之一。

此外,大多数甲状腺癌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疗效很好,特别是甲状腺微小癌可能长期与人体“和平相处”。因此,对体检查出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按照以上思路“冷静”处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