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体检学堂:

定期体检的必要性:

21世纪的人,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变富裕,可是总是忘了有钱没命花的道理。专家提醒:我们人体像一台极其精密复杂的仪器,各个组织和器官从出生开始就无时无刻的运转着,它的功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的衰退。一个仪器用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对其定期检查、定期保养,更何况我们人呢?

医师强烈建议:每个人给自己的健康上一份保险,把定期做健康体检成习惯,这不但是自我保健重要的方法,也是科学养生之道。有的人就会说:“我身体好好的,天天能吃饭,能干活的,能有什么毛病,有必要浪费钱在这个上面嘛?”。这是一个封建的、错误的观念,病是怎么来的,小毛病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慢慢演化成大病。等到你发现大病,那就是要用大钱治疗大病,那个时候你一定会感慨“早知道我就去做健康体检了”。那个时候知道似乎有些迟了,所以这人纳,不要等到遇到问题了才想起怎么解决。

定期做健康体检就是给自己,给家人,给社会上了一份安全的保险。这份保险会带着你走出亚健康(据统计,目前全世界人群中只有15%属健康人群,10%属患病人群,而75%的人群处于疾病的前缘,即亚健康人群);让你可以早期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以最早发现疾病、最早诊断疾病、最早治疗疾病,从而达到预防保健和养生的目的;定期健康体检这份保险更是预防某些人群的传染病、遗传病、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保证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手段,从而使社会人群免受传染,同时也能保证被检者身体健康。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非常的宝贵,如何让宝贵的生命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这是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和珍惜。为什么这个社会上会有一些科学家、人才精英会英年早逝呢?这无疑是一个用生命敲响健康的警钟,健康是你生命的资本,没有健康,一切就是空。现代阳光健康体检中心专家在此再一次给大家敲警钟,给健康“保保险”定期做健康体检,只有你拥有健康,才会有命有钱花。

 健康体检的受检者大多是健康人、亚健康人,也包括早期病人和病后康复的人群,其初始目的并非治病,而是要通过医学检查,尽可能及时发现不易察觉的疾病或疾病隐患,以便有病早治,无病则防。因此,健康体检不是主要针对疾病症状和不适感觉,而是按照“生理-心理-社会”的模式,根据受检者的机体生理、遗传基因、年龄、性别等个人的生物学因素,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饮食、工作、睡眠、运动健身、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生活方式诸多方面的情况而进行的,除了要做一般的常规项目,还要做心理、体质等综合项目,有的则需做专项体检,全面或重点评价受检者的健康状态。健康体检的核心目的是使人们尽早改变非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帮助国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从而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1做定期健康检查的意义

  1.1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比如,大多数的慢性疾病与恶性肿瘤,在初期尚未有症状出现时,可通过检查及早发现异状,使疾病在初期就能及时给予治疗,防止继续恶化。

  1.有利于生活习惯的检视与改善

  健康检查结果,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异常值出现,虽然有些异常值,不表示一定患有疾病,但可以依据此异常结果,作为加强自我身体机能的认识,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的产生。

  1.1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接受健康检查除了了解身体状况外,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了解身体状况的变化,有助于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潜伏于体内的疾病。

  2健康体检五忌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不少受检者由于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或认识偏差,出现种种疏漏,使体检的目的难以达到。

  2.忌采血时间太晚

  体检化验要求早上8:00~9:0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0:00。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值失真(虽仍为空腹)。所以受检者应该尽早采血,不要轻易误时。

  2.忌体检前贸然停药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体检医生也可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服少量降压药对化验的影响是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来体检。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而扰乱常规治疗。

  2.忌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表内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特殊检查项目。有些检查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如肛门指诊检查,对40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自然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其后果不言而喻。

  2.忌忽略重要病史陈述

  病史,尤其是重要疾病病史,是体检医生判定受检者健康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据此制定干预措施,对疾病的转归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有的受检者抱定一种“考核”一下体检医生水平的心理,认为疾病只能靠查出来,不能靠说出来。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例如,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前,必须搞清楚其高血压病的发病时间、治疗过程、用药情况等关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的治疗意见,包括加减用药剂量、调整用药品种等,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受检者记不住所服药物的名称,可以把药盒带来辨认。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2.忌轻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对受检者健康状况的概括和总结,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受检者对体检过程较为重视,却忽视了体检结论,没有仔细阅读和认真实施,使健康体检失去了意义。

  3三类人更应定期体检

  健康检查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有三类人群更应定期健康检查。

  3.白领族

  有一份资料显示:多名31~60岁的白领职员中,脂肪肝发病率高达12.9%,肥胖症患病率达31.6%,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2.8%,冠心病患病率为3.1%。据分析,白领的脂肪肝、高脂血症等患病率之所以比整个人群患病率还高,可能是因为白领人常有过量的摄食、进零食、吃夜宵等不规律的饮食方式,扰乱了其正常的代谢,为脂肪肝和肥胖的发病提供了条件。如果每年做一次认真的体检,这些疾病便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有效地阻止肝脏进一步纤维和硬化,使肝脏免受损坏。

  3.40岁以上的亚健康人群

  按年龄来算,18~40岁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身轻度失调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到了40岁以上,潜疾病状态的比例陡然攀高,55岁前后有明显疾病症状的越来越多。亚健康状态在中年以后变得明朗化,滑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肩负事业和家庭重任的中年人,千万不要小视亚健康状态,否则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2/3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10死于肿瘤,1/5将死于肺部疾病和糖尿病以及过劳和意外,只有1/10的人才有希望安享天年。

  3.已有慢性病的人

  慢性病人指一些已患有心脑血管、糖尿病、肝炎、哮喘、胃病等疾病的人,他们可能在医生的治疗下能暂时得到缓解,但绝非能得到一劳永逸的良方,因此,这些病人仍然应定时进行疾病的复诊和检查。糖尿病患者至少应每1个月检查一次血糖,并检查是否有合并症发生。乙肝病人每半年要检查一次肝脏B超,便能及早发现肝脏的病变。胃病病人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随时掌握自己的疾病发展,及时调整用药,达到治疗的最好效果

赞赏

长按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疗效好的医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