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肿物是头颈外科及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牵涉多个学科、多种疾病,精准诊断颇为困难。但是大部分颈部肿物有规律可循,按照颈部肿物“三七四八”规律去思考,有助于明确颈部肿物的来源、性质等,更有利于颈部肿物的精准治疗。
所谓颈部肿物的“三七四八”规律就是三个七和四个八的规律。
第一个“七”是七天
如果颈部肿物仅出现七天左右,伴有红肿热痛等现象,那么这个肿物很可能是炎性肿物。不过也有例外,有些肿瘤也会伴发炎症出现痛疼感觉。
第二个“七”是七周到七个月
这种肿物存在时间比较长,且逐渐增大,肿物一般质硬,边界不甚清楚,要警惕恶性肿物的可能性。
第三个“七”是七年
这种肿物存在时间更长,或自出生就出现,多数情况下应是先天性的肿物,先天性的肿物一般都是良性肿物。但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也以存在数年以上,容易误诊为良性或先天性肿物。
“四个八”的规律
在非甲状腺肿物中,颈部肿物80%是肿瘤;在肿瘤中80%是恶性的;在恶性肿瘤中,转移者占80%,在转移性恶性肿瘤中,原发灶80%位于锁骨水平以上,也就是从耳鼻喉,口腔、头皮等部位转移而来。
诊断颈部肿物仅仅依靠“三七四八”是不够的,还要参考患者年龄、肿物发生部位、肿物的软硬度等。从年龄上来讲,婴幼儿多为先天性肿块,如甲状腺舌骨囊肿、鳃裂囊肿。青少年多为炎性淋巴结肿大。青壮年、老年多为转移性恶性肿瘤等。从部位上看,甲状舌骨囊肿和甲状腺肿物多位于颈部中线区域。鳃裂囊肿、涎腺肿物、颈部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多位于颈侧区域,淋巴管瘤、肺及消化道来源的转移癌常位于颈后区域。从肿瘤性质来说,恶性肿瘤一般较硬,活动度差,颈部转移癌可以为多个肿物,压痛不明显。良性的肿物,一般质地较软,边界清楚,有一定活动度。
当然颈部肿物的诊断还要依靠超声、CT、MRI等,最终确诊需要肿物穿刺或切除病理检查。
供稿:普外二科赵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