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滴水成冰。走进岑巩经济开发区轻工业产业园生产车间,工人忙碌,机器高速运转……到处都是一片火热景象。

求职热:

余人竞聘余人达成意向

“家里2个女儿在上大学,这些年我一直在外面打工,今年才搬到大坪移民小区来过年。希望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工作,既要照顾85岁的母亲又必须增加经济收入。”2月14日,刚刚在岑巩县润利表业有限公司填完就业意向登记表的舒万富夫妻告诉笔者。

2月13日至14日,岑巩县在岑巩经济开发区轻工产业园举办“岑巩县年‘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民营企业现场招聘会”,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了双向选择的平台,各乡镇、各行政村的返乡农民工纷纷前来求职就业。

“我签约在贵州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上班,相关负责人告诉我月工资在元左右,还可以多劳多得勒。”来自凯本镇凯阳村庙坪组29岁的陈江平高高兴兴地对笔者说,“前几年我在外面打工,现已在县城买房坐了,我觉得外面的工资跟家乡差不多。”

据相关部门统计,本次现场招聘会,参加企业26家,涉及打火机、电子、建材、食品等行业,现场提供就业岗位个,涉及工种60余个,参加招聘求职者余名,人顺利与招聘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其中贫困户名,易地扶贫搬迁户名。

生产热:

生产线机器转不停工人忙不停

“看了今日岑巩上刊发的招聘启事后,觉得条件很好,今天一大早就特意赶过来。”招聘会现场,几位思旸镇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笑眯眯的说。

“我们公司是集高科技一体的全自动化打火机生产公司,大家先去生产线观摩,觉得满意再做决定。”贵州杰达电气公司负责人说,“岗位有文员、车间主管、普工等岗位。至于工资你们到生产线问问你们当地的姊妹们……”

在杰达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也参观了该企业复工生产情况。轰隆隆的机器声,一边生产出打火机的零部件,一遍排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打火机。来到另一个劳动密集型车间,吱吱……吱吱……一支支打火机人工的填装声音,清脆地透过耳膜……

“前两年为了好玩在外打工,现在有1个孩子,老公也在县城做快递哥……”

家住思旸镇老县城的26岁刘慧笑着说:“我去杰达打火机公司签就业合同,月工资在元左右,记件的,可以多劳多得呢。”

随后笔者就近走进了贵州雨林服饰贸易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看见,不时有求职者前来观摩生产情况和了解工资待遇。

“我们公司做记件,我的月工资最高可以领到元,最低领到元以上。”家住厂区附近大有镇异溪村B组38岁的女工杨启英说,“我骑摩托车上班只要5分钟,老公在开发区一家电器厂做管理,非常感谢我们县的领导们把工厂建在家门口。”

公司负责人何宗洪介绍,2月12日大年初八,公司全体员工余人集体上班了,月工资平均元左右,实行订单销售。公司年,“岑雨“牌校服荣获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凯里、施秉、锦屏、从江等县市。

人心热:

家门口就业爱心暖人心

从岑巩县生态移民部门了解到,、年,全县实现移民搬迁余户1.2万余名贫困群众已全部入住,有劳动力的搬迁群众大部分已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岑巩县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凝心聚力,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强化精准招商,实行补链强链,全力助推该县年“整县摘帽”。

截止目前,岑巩县经开区入驻企业8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户,新入规企业1户,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2.11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86亿元,完成税收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个。

从岑巩县扶贫部门获悉,全县有32家民营企业与52个村还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投入资金余万元,帮助贫困户户人;赵士发、刘绍良、曾俊凌等一大批非公经济人士累计投入助学资金余万元,帮助了多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年脱贫攻坚慈善晚会上,39家民营企业捐资善款69.4万元。

(杨元彬文/耿春艳摄)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新闻中心岑巩县网信办

总策划:陈永祥

总监制:潘家贵

执行总监:杨政权

本期编审:徐学练

责任编辑:杨尤辉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