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正月十四),岑巩县城区锣鼓喧天、热闹沸腾,成了歌舞的海洋。该县举办的第二届思州花灯大赛正在举行,来自城区和各乡镇的17支花灯参赛队身着民族盛装、欢歌起舞,进行技艺角逐表演,该县及周边地区数万群众到场观看赛事,欢度元宵佳节。

比赛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五彩缤纷的舞台上,17支花灯参赛队轮番上阵,表演剧目有《土家花子庆新年》、《精准扶贫开了花》、《歌颂十九大》、《百善孝为先》等,各自将古老的思州花灯戏曲进行现代演绎,通过夸张诙谐、滑稽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动作、说唱及装扮表演,充分表达了当下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热情歌颂,对昌明盛世的衷心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甜蜜陶醉。

今天我来看这个花灯比赛,他们的表演我觉得比较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我希望这个活动每年都有,然后把我们思州民俗文化永远地传承下去。

他们能够把我们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唱出来,这对大家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们很喜欢看花灯,希望县里年年把花灯表演这个活动搞下去。

……

花灯比赛中,花灯艺人们精彩绝伦的花灯表演,展示了民间花灯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现场观众一致好评。

本次活动除了舞台比赛,还进行了游行表演。晚上七点,花灯游行队伍伴随喧天锣鼓,从岑巩县政府广场浩浩荡荡出发,表演队员们个个挑弄绚丽各异的花灯,边歌边舞,在复杂的队形变化中摆出各种灯型,舞出别样风采,吸引了数万群众围观拍照。

据了解,岑巩古称思州,思州始名于唐,称名远在贵州之先,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思州花灯是岑巩称名思州时期传承下来的民间表演艺术,一年一度的“春节、元宵灯会”活动演变而来,它集道俱制作、说唱、表演、故事情节、幽默搞笑及民俗活动于一体,按表演形式大致分为花灯戏曲、花灯歌舞和花灯二人转等,是一项集体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从唐朝在思州设地方机构后,带来了大量的汉族文化,与本地苗疆文化相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思州花灯艺术,成为本地多民族春节必不可少的集体庆典活动之一,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最为悠久的传统地方剧种。(彭圆兰周文政摄影报道部分资料来源于岑巩电视台)

思州花灯:

花灯游街展演结束后,在县文化广场举行了颁奖仪式。

思州花灯的表演内容及形式

岑巩花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表演形式大致分为花灯戏曲、花灯歌舞和花灯二人转,主要分布在水尾镇大树林、天星乡沙坪岗、羊桥乡杨柳、天马镇道士岩、龙田镇总院、凯本镇凯阳、注溪镇注溪村、思阳镇岑丰等乡镇,花灯传承人有近人,花灯灯具手工制作艺术品难得一见。

花灯唱腔:花灯音乐是花灯展演的灵魂,岑巩县花灯唱调大致分为灯调、正调、杂调和小调四种,以《花灯调》和《莲花闹》韵律为主,一般以四句16拍或二句8拍为一乐段,反复轮唱,曲调优美动听、简朴,上口、利于传唱。

配器:歌舞与配器是分不开的,它是音乐的粮食支柱,我县花灯配器器乐大至有锣、鼓、钹、长号、竹笛、二胡、唢呐、葫芦丝、三弦等民族乐器,根据唱词,唱调进行配器。

花灯戏曲:花灯戏曲实则是地域文化和民俗的舞台表现。在进行花灯戏曲表演时,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旦角丑角);有表演,其表演手法根据故事需要定,其中有歌舞、说、学、逗唱、滑稽、幽默等艺术元素;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有道俱(本地特色的有灯、金钱棍)等。其表演的剧目有《打官司》、《梳妆打扮》、《开财门》、《请神》、《十二花》、《娇生惯养》、《亲家母》、《犀牛望月》、《望子成龙》等四十余个,按内容可分民俗展演、爱情故事、忠孝德义传颂等。

花灯歌舞:花灯歌舞含有“唱”和“说白”,舞蹈更具地域和民族特性,有的还含量有杂技内容的表演,主要演员(传承人),一般都要是年纪较轻的,从小就练习攀爬,倒立、跳、劈叉等手脚上的基本功夫,其他演员可三至二十人,通过一定培训,掌握一定的花灯舞蹈基本功,懂得花灯舞蹈的步法,神态及韵律,表演时才能更好的发挥花灯舞蹈的艺术魅力,

花灯二人转:花灯二人转是财两人表演的歌舞形式,一般彩用对唱,用花灯唱调,配以一定表演动作,唱词内容多种多样,道俱用扇或金钱棍等。

金钱棍:金钱棍是花灯里的一种表演形式,他的兴起源于侗族、土家族的《蟒蛇记》和《兄妹孝母》典故,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颂,深得百姓喜爱。金钱棍采用直径3厘米左右,长70-厘米的竹子做成,两头各穿两个孔,孔中放一串铜钱(3、5个,单数),两头配上拳头大的彩球,表演时舞动手中金钱棍,施展金钱棍打法技巧,配以“莲花闹“的唱腔和韵律节奏,妙趣横生。

丑角:丑角可由男、女生饰,扮一小伙或老头,身着土家、侗族小伙或老头的民族服装,老头头戴花帕,在头额前捆一个髻。小伙偏戴博士帽,脚穿云头鞋,打上绑腿,腰束萝卜丝帕,帕两头应留有二尺的须,在表演时与旦角逗引喜戏,滑稽搞笑。是花灯戏曲主角。

旦角:丑角可由(一般由男生饰),扮成土家或侗族姑娘,头戴帕勒帽,挽假鬏,头戴银饰,颈上戴银圈,圈上配有十二个响铃。穿大裙衣,即绸缎红花或水红色衣,衣上乡有万字格或梅花,脚上穿乡花鞋,鞋上有响铃,戴手镯,打口中红,描眉粉脸,表演时要有待嫁姑娘的含羞媚态,是花灯配角。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新闻中心岑巩县网信办

总策划:陈永祥

总监制:周仁维

执行总监:杨政权

编审:徐学练

编辑:彭圆兰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