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U膀胱癌指南中指出:在临床研究中,可以对膀胱癌患者使用单独的新辅助免疫治疗。本期就来分享我国首个获批泌尿肿瘤治疗的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方案治疗转移性膀胱癌的病例。
黄斌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康奈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医院泌尿外科访问学者,医院泌尿外科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男性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泌尿微创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男性健康管理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肾脏外科学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泌尿系统肿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9岁
主诉:膀胱癌
现病史:
?年4月22日以“反复排肉眼血尿3个月”为主诉就诊
?超声检查提示膀胱占位,不除外膀胱恶性肿瘤
既往史/个人史:无
影像学检查:多参数MRI?膀胱左侧壁结节灶,大小约1.6*1.8cm,病灶突破浆膜层伴周围组织浸润,累及左侧输尿管内口
?病灶周围、左侧髂内动脉旁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
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
?膀胱左侧壁可见多发菜花样肿物,基底宽,肿物表面附有絮状物。对肿物进行多点活检。
?病理活检示:符合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7(+),CK20部分(+),GATA3(+),P63(+),PSA(-),Ki-67约60%(+)
临床诊断:
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肿瘤分期:T3N1M0)
治疗经过
术前新辅助化疗(GC方案)联合免疫治疗(ICI):吉西他滨,第1、8天;顺铂,第2天+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mgIV,第8天,共4个周期。·2个周期后影像学评估:
多参数MRI示:膀胱各壁光滑,原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至不可见·2个周期后膀胱镜复查:
示膀胱各壁未见异常肿物,原病灶处已呈瘢痕状改变,遂将该部位行激光切除,术后病理示送检组织及肌层内未见肿瘤细胞,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新辅助前后病理结果对比:未发现肿瘤细胞,镜下呈现大量淋巴细胞
·后续治疗:
继续按原方案(GC+百泽安)治疗,完成6个疗程,后单药用百泽安维持至一年,密切观察,每2个疗程评估一次。
·不良反应:
总体耐受性较好,期间甲状腺功能检测正常、肝肾功能正常,主要反应为皮肤病变:四肢、躯干、颈部出现红斑皮损瘙痒及色素沉着,对症处理可控制,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例总结
本例患者为膀胱癌首诊病人,病灶已突破浆膜层并伴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T3N1M0,既往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对于此类患者,既往标准治疗往往首选化疗,但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逐步改写了晚期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最新EAU膀胱癌指南()指出:在临床研究中,可以对膀胱癌患者使用单独的新辅助免疫治疗[1]。
该患者经过2个周期的GC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后,影像学评估结果显示膀胱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至不可见,治疗效果显著。遂后膀胱镜复查及病灶病理均表明未寻及肿瘤细胞,不排除出现完全缓解的可能。已有BLASST-1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可达到49%[2],证实了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显著。另外,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