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nb.ifeng.com/a/20191113/7835979_0.shtml

文/竹英

在《知否》中盛家最得宠的庶女墨兰,她的婚姻得来虽然不是很光彩,但是不得不说她成功了,她一个五品文官的庶女,高嫁侯门,俗话说“飞上枝头的鸡,远比拔了毛的凤凰高贵”,虽然她的翻身不是很光彩,但是不得不承认她还是成功了,不是吗?

这份婚姻的得来让她彻底得罪了盛家,但是风波过去了,她在梁家站稳了脚跟,回到娘家谁又会给她脸色看呢,还不是和和气气一家人。

虽然这门婚事来得不光彩,但是她还是比较幸运,她的客观条件可以说是盛家四个女儿里面最好的一个了。夫家富贵体面不说,婆婆也宽厚,不会背后给她使绊子,更不会一个劲地刻薄她,丈夫只有一个比较难对付的小妾,只要她把正头娘子身份坐稳,生下嫡子,紧着丈夫上进,那小妾也翻不出什么大风浪。

可惜最后她却成为盛家四个女儿中混得最差的女儿了,她后来没有嫡子,生下的五个女儿,个个低嫁,余生靠着庶子生活,盛紘是盛家老太太的庶子,老太太还是得了长柏的福气,有一个幸福晚年,想来她会有老太太的幸运吗?

就连后来她的亲嫂子柳氏听说她的事情后,也是说她聪明面孔笨肚肠。

墨兰生得漂亮,长了一副聪明面孔,可惜有一个笨肚肠,所以她最后好好一副牌没打好,最后凭着盛家的势力,她在梁家也还行,但是比起其她姐妹真的差远了,就连当初不知在她那里吃了多少亏的如兰最后的结果也比她好。

我看了好几遍原著,发现墨兰最后活成这幅模样,当然有林噙霜的原因,但是不仅仅有林噙霜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

林噙霜的成功学对墨兰影响深刻

林噙霜作为墨兰的生母,是儿时与她相处时间最多的人,也是对她影响比较大的人。

墨兰身为一个五品文官的庶女,长大后,一门心思想要嫁豪门,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受林噙霜的影响。

林噙霜从小就教育墨兰要嫁豪门,更是以自己嫁给盛紘做妾的例子来说明嫁一个有钱的男人是多么重要。

而且她还对墨兰说外面的穷人家庭生活是多么苦,外头一个禀生不过六七斗米和几贯钱罢了,哪比得上盛家的富贵,所以林噙霜说她从不后悔给盛紘做妾,虽然是妾,但是她现在过得比外头正头娘子还要风光。

还说自己有一个表姐嫁给一个寒门书生,婚后那书生除了会转两句诗文,什么都不会,家中全靠她表姐每日辛苦劳作维持,而且那年收成刚好一点点,那书生就要纳妾,完全不把她表姐放在眼中。

林噙霜觉得穷书生也未必人品好,只有财富才是真正能够抓得住的,所以当初老太太为她选了些庄户老实人家,她都不要,而是与盛紘有了首尾,最后怀孕了,给盛紘做妾,最后在盛家风风雨雨了十几年。

这样的亲身经历,言传身教,实在是让人太印象深刻了,所以墨兰从小也是瞧不起贫寒子弟,立志要嫁豪门,加上宥阳盛家大房的淑兰下嫁贫寒秀才的事情,墨兰也是见过,听过,更加坚定了她要嫁豪门的心理。

我觉得想要嫁豪门也没有错,墨兰错的是她为了要嫁豪门不择手段,不惜自毁清白,赌上整个盛家的名声。

很多人说这都是林噙霜的问题,从小林噙霜就对她教育说:“盛家的脸面不重要,林栖阁的脸面重要;盛家的名声不重要,林栖阁的富贵才重要;盛家女眷的名声不重要,墨兰能够嫁入高门才重要。”

墨兰是受了林噙霜的影响,使得她也学了林噙霜的把戏,坚信林噙霜的成功学,最后自己一个正头大娘子生生活成了一个妾室模样,最后娘家不受待见,婆家不爱,结局也是惨。

孔嬷嬷的教育,墨兰一句话都没有听进去

难道墨兰后来变成这个样子全是林噙霜的错吗?当然林噙霜对她的影响很深刻,但是我们人生中不仅仅有母亲,还有父亲,还有老师,还有很多其他人。

不说林噙霜是个不太靠谱的生母,但盛紘算是个好父亲,盛家除了林噙霜,其他人都是活得极其正派的,就连蠢笨的王若弗也是从来不会耍林噙霜那些小心思的,而且王若弗更是从来不会教育女儿一定要高嫁高门贵府,反而教女儿要有骨气。

当初郡主娘娘摆明了要认盛家的姑娘做妹妹,王若弗这么蠢笨的人都明白郡主娘娘的意思,她对如兰说以后都不要见,更不要叫元若哥哥,他算哪门子哥哥,叫人家公子。

反观林噙霜她简直太蠢了,郡主娘娘连盛家嫡女都看不上,她居然对盛紘说墨兰和小公爷可以走在一起,幸好盛紘还有自知之明,骂了林噙霜一顿,说自己早就为墨兰有了打算,就是寒门举子文炎敬。

文炎敬是盛紘的得意门生,年纪轻轻就中了举,日后加把劲前途是有的,后来文炎敬也是中了进士,入了翰林院,但是林噙霜觉得寒门什么可以配得上墨兰,就算日后发达,自己女儿说不好也要过十几年苦日子,所以她觉得盛紘没有为墨兰好好打算。

墨兰从小跟生母亲近也无可厚非,但是盛家不是只有她的生母一个人的,还有她的嫡母,祖母,父亲和兄弟姐妹,更有教养过她的孔嬷嬷,这些人都是极其正派的,都曾经劝过她,但是她从此至终,只听进去林噙霜的话。

当初孔嬷嬷来到盛家教养盛家的四个女儿,华兰、如兰和明兰都听进去孔嬷嬷的话了,只有墨兰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当初孔嬷嬷教育华兰,说她太娇气,家中姐妹事情都处理不好,日后嫁人妯娌婆媳之间如何相处,华兰是听进去了孔嬷嬷的话,最后到袁家,尽管婆婆刻薄,老公愚孝,她都忍下了,华兰忍了十年最后苦尽甘来。

孔嬷嬷说如兰是祸从口中出,如兰是个直肠子,但是婚后也学会了低头,学会了管住自己的嘴,甚至她还在雨中哭了一夜,表痴情来感动丈夫不纳妾。

明兰是没有错,但是孔嬷嬷告诉她一家子兄弟姐妹同气连枝,你没错,你的姐姐犯错,你没错也有错。明兰听进去了,就算后来明兰做了侯夫人,得了泼天富贵,她也是厚道待人。

只有墨兰,当时其实孔嬷嬷还重点教育了墨兰,说了她有两错,如果她真正听进去了,后来嫁入梁府能够想想当初孔嬷嬷的话,她也不会落得那样下场。

孔嬷嬷说:“你有两错,第一是言错,你与姐妹拌嘴,不该开口闭口就是庶出嫡出,我虽来这个家不久,可四姑娘摸良心说说看,盛大人待你如何?你一句不合,便开口要死要活的做撒泼状,这是大家小姐的做派吗?

第二是你心里念头不好,你口口声声想学东西,想为家人争光长脸,难道盛府只有你一个姑娘?难道只有你长脸了,盛府才算有光彩?那你的妹妹呢?她们就不用学东西长脸?且不说我原就是为着你大姐姐来的,你也不想想,你大姐姐还能和你们一处待几日?再有几日她便要出门了,偏她结的婚事还是个伯爵府,学规矩礼数正当要紧,你就算不念着姐妹间的谦让,也当念着大姐姐的急难之处。我听说林姨娘原也是官宦人家出来的,难道她没有教过你,纵算不论长幼嫡庶,可也得分一分轻重缓急?”

孔嬷嬷用心良苦对她说了那么多,她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在闺阁之中没有大家闺秀的做派,导致很多侯府大娘子宁愿要明兰也不要墨兰,同样是庶女,其实明兰比墨兰可怜多了,后来墨兰和梁晗出了那样的事情,吴大娘子也是要明兰不要墨兰。

如果当初她听了孔嬷嬷的话,改了自己那小家子的做派,也不会落得谁都要的地步,而且婚后她如果想通了,记得孔嬷嬷的话,好好做一个正头大娘子,她的结局也不会差,但是她偏偏没有听进去,真是可惜孔嬷嬷一番苦心对她说了这么多。

其实不仅孔嬷嬷曾经对她说过这样话,明兰在闺阁的时候曾经也劝过墨兰不要总是处处要盖过如兰,为人要低调知足本分,没有必要姐妹之间闹成这样,结果墨兰当时就反驳她。

墨兰说:“咱们不一样,爹爹为官得力,兄长年少有为。别说什么嫡的庶的,论才学品貌,我哪一样输人了?不就是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吗?看看长栋,府里连个下人都捧红踩低,我若不多长个心眼,便被踩到泥里去了。凭什么我一辈子就要屈于人下?”

明兰曾经对她身边一个丫鬟若眉说:“人可以有傲骨,但是不能有傲气。”

墨兰是没有傲骨,偏偏有一身的傲气,处处都要占风头,最后走了那种见不得人的手段嫁入梁家。

墨兰得罪了整个盛家,也让吴大娘子看不起她那手段,她不受婆婆喜欢,也没有娘家的爱,她的生母林噙霜自从那件事后也被赶出了盛家,不过她总算有点手段,笼住了丈夫的心,但是她的手段太不高明了,最后也是活成盛家姐妹中最差的那个了。

婚后明兰曾经在梁家劝过她,她还是没有听进去

其实婚后的墨兰的手段很不高明,她虽然短时间治住了春舸小娘,但是治标不治本啊。她一次又一次为丈夫纳美妾,转移丈夫的注意力,冷落春舸小娘,但是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法子,墨兰最需要做的不是一味的迎合讨丈夫欢心,而是做好自己大娘子本分,紧着梁晗往正道上走。

慢慢梁晗有了功名,偌大的梁府,她是小媳妇,又不需要管家,她只要把自己日子过好,让丈夫上进,养好自己的身子,生下嫡子,才是正道。

就算吴大娘子当初那么不待见她,如果她真的能够管好丈夫,梁晗能够有出息,加上梁家和盛家姻亲的助力,梁晗的前途是有的,所以吴大娘子高兴都来不及。而且永昌侯爵府的庶长子又在外有建树,嫡子平平,如果梁晗真的能够有出息,他又是嫡子,吴大娘子肯定会帮墨兰。

偏偏墨兰看不清梁府的状况,每日都流连于和小妾争宠的争斗中,她一个正头大娘子硬是生生地把自己活成一个妾的模样。

而且吴大娘子早就看出墨兰的把戏,但是她又不好说墨兰,曾经吴大娘子还让明兰能够去家中劝一下墨兰,明兰也知道吴大娘子的意思,那时她说:“伯母我明白您的意思,可是四姐姐不会听我的。”但是明兰念着自家姐妹,还是去劝了墨兰。

后来有一次梁家庶长子那房闹分家,华兰和明兰听说后,来到梁家给墨兰撑腰,毕竟真的分家了,大家都过得好好的,如果墨兰一个人过得差就不好了。

来到梁家后,明兰后来去墨兰房间小坐了,正是那个时候明兰最后一次劝了墨兰。

墨兰当时哭诉说自己从小运气不好。

结果明兰失笑道:“自小到大,姐姐每遇糟糕之事,总是怨天尤人,或怨爹爹不够宠爱,或怨祖母偏心,或怨姐妹碍事,这毛病,如今还是不改呀。这门婚事是姐姐自己算计来的,无人可怨了,姐姐就推给运气。姐姐何不想想,也许,所有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不是?”

墨兰大怒,额头青筋暴起,吼道:“我有什么不是?!难道要我看着你们一个个攀了高枝,自己坐以待毙?”

明兰静静道:“从林姨娘教姐姐不要‘坐以待毙’起,姐姐就错了。林姨娘教了什么,观姐姐现下行径,我也能看得出来,无非就是争宠斗艳,整治妾侍,牢牢拿捏夫婿、分宠、挑唆、谄媚......,说实话,无怪梁伯母对姐姐不满,林姨娘是什么身份,姐姐又是什么身份,好好的一个正房太太,偏去学妾侍做派,还想拿这些鬼崇伎俩安身立命。

孔嬷嬷、祖母。连父亲也常对我们姐妹训话,可姐姐都没有听进去。你的运气差,可大姐姐呢?梁伯母可曾算计过姐姐的嫁妆?可有往你屋里塞人?可有刻薄欺辱你的孩儿?哦,我忘了,姐姐还不曾生养。”

墨兰整天忙于妻妾争斗,每天费尽心思讨丈夫欢心,结果自己身子也搞坏了,没有好好调养,每天和小妾置气,真的是得不偿失。

而且梁晗这个人,袁文绍曾说他非纨绔子弟,不过是年纪轻,好玩乐,心又软,易受挑唆,可骨子里不坏,好好盯着,鼓着劲儿,是会有出息的。

而且后来梁晗在一次宫乱中,带着家仆在家门口打败了好些作乱的人,一时间引得街坊邻居的赞誉,那个时候明明是个好机会,如果墨兰能够引梁晗把心思放在正事上,在外头谋一个好职位,好好表现,如果梁晗真的上进了,吴大娘子也不会束手旁观,盛家也会乐意卖她一个情分,偏偏墨兰后来紧急的投入如何讨丈夫欢心的争斗中去,真是错过了一个大好立功建业的机会。

明兰继续说:“即便四姐夫当初宠爱春姨娘,可若姐姐拿出道理,来敦敦劝导夫婿进取,斥责春姨娘的无理取闹,梁伯母还不欢喜坏了,能不给姐姐撑腰?往这条路子上,姐姐倒可以多使些手腕了,四姐夫焉能不听?

可姐姐偏不走正途,去行那歪门左道。为跟姨娘争宠,不住给丈夫弄通房美婢,以图分宠,闹得屋里乌烟瘴气。这几年下来,大姐夫给大姐姐挣下了数倍嫁妆,可四姐夫呢?娶了姐姐后,数年来于仕途上竟无半点儿进益!我只问姐姐,若梁伯母哪日不测了,你们分家出去,四姐夫可撑起门户来?若我是做娘的,眼看着原先我还能调教的儿子,叫儿媳勾引的进取之心全无,整日厮混于花丛中,我能喜欢那儿媳吗?”

明兰句句是苦口婆心,甚至点名了墨兰给如何做会更好,偏偏她还是没有听进去,这也是明兰最后一次劝墨兰了。最后墨兰依旧投身妻妾争斗中,最后怀的儿子掉了,其实墨兰儿子掉也有妻妾斗争原因,她可以算计妾室,但是妾室也会算计她,到底她最后还是伤人伤己了。

最后生下五个女儿,个个低嫁,她当初想把女儿嫁到盛家,可没有人愿意娶她女儿,只有她的亲哥哥长枫的一个庶子娶了她的一个女儿,婚后日子还不错。

墨兰与亲哥哥闹翻,最后她和盛家的情分越来越淡了

墨兰其实早就在她当初和梁晗做出那种事情的时候就已经得罪了整个盛家,但是她其实在盛家还有一个人可以依靠,就是她的亲哥哥长枫,而且她的亲嫂子可是世家大族出身的柳氏。

偏偏她不会做人,和哥哥闹翻,和嫂子合不来,最后她和盛家的情分也越来越淡了。

长枫其实和梁晗是同一种人,都是那种花花公子,玩心重,可是长枫后来还是两榜进士,分家后也能够自立门户,比梁晗强多了,这里面有很大的功劳是柳氏的手段,柳氏和墨兰的情况很相似,但是柳氏就是自己做好一个正头娘子,让人挑不出错,紧着长枫上进,后来和丈夫感情越来越好。

墨兰就学不来柳氏那样的手段,但是她连起码的人情世故也不会维持。

她的哥哥长枫头一胎得了一个女儿,眉眼中生的与华兰竟然有些相似,比华兰的女儿还要像华兰,生得浓眉大眼,好生漂亮,长枫喜欢得不得了,夸得让他岳母都感动。

当时柳氏生下女儿,全家都高兴,华兰看到这孩子这么漂亮,更是心中欢心,给了好些重礼,连王氏都心中有些泛酸,自己女儿这么抬举人家。

华兰如何不知自己母亲和林噙霜的矛盾,但是她早就放下从前那些事情,对这孩子是真心喜欢,反观墨兰不捧场就算了,还说不就是个丫头片子,真是没有眼力见。

华兰对那孩子好,不仅仅因为那孩子像自己,生得漂亮,心中欢心,再者就是长枫也是自己的弟弟,而且柳氏娘家势力也是不可小觑,为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卖一个好呢?偏偏墨兰这点面子功夫都不会做。

自己哥哥有了孩子,不为兄长贺喜高兴,还一门心思只想从哥哥口中打听盛家的事情,真是愚蠢之极,长枫当时说自己不清楚,其实他是真的不清楚,结果墨兰还给他脸上看,长枫让她管好自己夫家的事情,赶紧生下嫡子,她还发脾气,最后和长枫闹得不欢而散。

后来柳氏也说:“盛家的儿女大多聪敏伶俐,偏偏最傻的两个叫我碰上了。夫婿也就罢了,总算肯听我的劝。可那嫡亲的小姑子。既知长兄无义,分家是迟早的事,劝促夫君上进才是真的。待三年孝期满了,赶紧生个儿子,大局定矣。那万姓妾室又不能再生了,又只有一个丫头,再宠爱又何用,跟她叫什么劲。真是聪明面孔笨肚肠。”

柳氏说墨兰是‘聪明面孔笨肚肠’,我觉得她说得很对,墨兰真的太愚蠢了,在婆家不待见,没有一点正头娘子的样子,得罪了娘家,连自己亲哥哥关系也处理不好,真是愚蠢之极。

我看了好几遍《知否》我发现林噙霜虽然在墨兰生命中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盛家不是只有林噙霜一个人,盛家其他人的话墨兰一个也没有听进去,她的悲剧有林噙霜的过错,但最大的过错还是她自己造成的,她不听从孔嬷嬷,祖母,父亲,兄弟姐妹的劝导,一意孤行坚信林噙霜的成功学,真是太愚蠢了!

她的悲剧是林噙霜影响的,也是她自己选择的!

在《甄嬛传》中,四阿哥曾跟甄嬛抱怨自己亲额娘身份低微,被人瞧不起。

结果甄嬛回应道:“人贵自重,我虽不知你额娘出身是否卑微,但父母爱子之心人人皆是。别人如何轻贱你都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别轻贱了自己,来日别人自然不敢轻贱你分毫。”

最后,四阿哥还是活得很优秀,最后成为一代优秀的帝王,成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乾隆。其实墨兰有很多机会能够过得更好,可惜她自己都放弃了那些机会,生生将自己活成盛家过得最差的女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