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大多是在蹲位,用力排便的时候整个直肠完全脱垂,此时其外形就像一个纺锤体或者像一根腊肠,且脱垂物是全层的、很厚。痔的脱垂,有的时候可能只是因为咳嗽了一下,就脱出来了。

如果是混合痔患者,会发现,痔脱垂的时候会伴有出血、疼痛、血栓、痔嵌顿等情况,且痔脱垂是无法回纳的。脱肛就是直肠脱垂,只是中医称为脱肛,西医称为直肠脱垂,称谓不同而已。实际上,直肠脱垂与痔疮脱出是有很大区别的。

直肠脱垂与痔疮脱出怎样区别?

一、痔疮脱垂由于各痔核间多有明显分界,痔核黏膜常充血,且由于痔核区黏膜为移行上皮(直肠黏膜柱状上皮与肛管皮肤鳞状上皮之间过渡区),颜色多紫红。

又因脱出的痔核内有曲张的血管团,故其表面有时呈桑椹状。而直肠脱垂在早期多为直肠黏膜脱出,或半环或全周,肿物无明显界限,表面呈粉红色,有时出现环状皱褶。到后期如为直肠全层(包括肌层)脱出时,很难看到肿物出现皱褶,而是呈锥状或柱状的肿物脱出。

二、痔疮脱垂体积相对小,有时仅为某个部位的痔核脱出,即使痔核全部脱出时,其体积也不及直肠脱垂,尤其是后者伴有肌层脱垂时,脱出物的体积相对更大,有时脱出物长度可达px,甚至更长。

三、痔核脱出常导致肛门紧缩或狭窄,直肠脱垂反复脱出反而肛门松弛。痔核脱出仅是黏膜下的肌腱断裂,不伴有肌层脱出。

反复的痔核脱出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原痔核组织出现纤维化,且常年的痔核脱出、水肿、炎症刺激,可导致肛门疼痛,肛门括约肌反复痉挛,最终在括约肌表层出现了纤维化增生,出现肛门变小,排便困难,一旦病人用力过度,更容易导致痔核的向外脱出,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未曾手术也会出现肛门轻度狭窄的原因。

直肠脱垂刚好相反,由于直肠全层的脱垂,经年累月,最终将整个肛门括约肌群彻底“撑松”,这就好比弹簧反复牵拉,终有一天弹性也会大大减弱。当然,直肠脱出也有恶性循环,即直肠脱垂导致了肛门括约肌松弛,而肛门括约肌松弛,张力减弱,肛管压力明显减小,不能对抗来自直肠的垂直压力,又导致了直肠脱垂的惯性脱出,所以手术应恢复肛门直肠的压力平衡,才能治愈本病。

如何预防肛肠脱垂?

一、生活规律化。切勿长时间地蹲坐便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大便干燥,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热水坐浴,刺激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对预防肛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二、积极除去各种诱发因素。如咳嗽、久坐久站,腹泻、长期咳嗽、肠炎等疾病,婴幼儿尤要注意。

三、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肛肠脱垂患者饮食宜清淡,容易消化,少渣滓,以免排粪次数增多。有习惯性便秘或排粪不畅的病人,平时要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保持粪便柔软。成人大便时,姿势宜斜卧,不宜直立,注意调理饮食,避免便秘或腹泻,以防肛肠脱垂。患者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油、芥末、辣椒等;不宜过食油腻;不宜食用带鱼、螃蟹等食物。

四、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者应及时治疗。

五、肛肠脱垂患者多数因中气不足,虚证居多。避免负重远行,积极治疗慢性腹泻、便秘、慢性咳嗽等,防止腹压过度增高。

免责声明:图文转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转发仅为科普不做其他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